江阴特产有哪些,江苏江阴有什么特色( 五 )


酒质醇厚, 富有营养, 常食有强身健脾, 理气活血的功能 。 产妇在月子里, 常用核桃肉、芝麻加此酒蒸透了吃, 用来排污补身 。

3.华士酱油 又称“鼎国酱油”, 江阴华士酿造生产, 创制于1853年(咸丰三年) 。 它选 用优质大豆和面粉为原料, 发酵成酱后经日晒夜露一年, 充分成熟上色再制酱油, 故色泽 浓赤, 酱香醇厚, 味鲜可口, 久存不坏 。 该酱油近百年来蜚声江南, 并远销内地、边疆 。

4.拖炉饼 源于乡间面食"提炉饼" 。 "提炉"是一种烹制工具, 由桶炉和炉盖组成 。 炉盖为铁制品, 待烧烫后严密盖在桶炉上, 上下烘烤, 集中热气, 慢慢烤熟炉饼 。 后来,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提炉不再用于制作拖炉饼的过程中, 而只用煎盘, 并减少了油糖, 具体的做法是, 用无劲头而增肥的热面团做饼壳, 包时, 加了馅心(拖炉饼的主要馅心是荠菜), 放几粒板油丁, 撮一些白糖, 收口后要揿扁成饼, 然后刷水撒白芝麻, 用平底锅煎制, 煎时炉火不宜过旺, 用文火煎到两面黄, 便喷水加盖焖, 焖熟即出锅 。 刚出锅的拖炉饼, 巴掌般大, 圆溜溜, 黄光光, 软兜兜, 油汪汪, 色味俱佳, 十分可口 。 但饼里的油汁滚烫, 品尝时要少咬, 慢嚼, 细品 。 拖炉饼宜热吃, 因馅心中有板油丁, 且用猪油煎制, 如冷了吃, 便会失去许多佳味 。 有书记载:其制法重用油酥食糖, 以炙炭复于煎盘, 上下同时煎烘, 以黄透为度, 无外焦内生之弊, 甜咸适口, 为饼中佳品 。

5.顾山烧饼 顾名思义是江阴顾山镇所产的烧饼, 又因其始制于每年的春天, 且其馅所用之荠菜, 也是春天之物, 故顾山烧饼亦名春饼 。 顾山烧饼的取料, 制用方法与拖炉饼大同小异 。 其皮都是起酥的 。 其馅, 都是用荠菜, 豆沙, 枣仁, 核桃仁, 猪板油丁, 白糖, 桂花等制成的 。
所不同之处是, 顾山的烧饼是烘烤而成的, 而拖炉饼是煎烘而成的 。

6.草鞋底 是江阴的传统特色点心, 它用面粉精心制作, 特别香酥可口 。 其形状色泽, 恰似民间用稻草编织的草鞋底 。 据传, "草鞋底"始产于江阴抗清斗争中 。 清顺治二年(1645), 清军南下, 江阴人民不畏强暴, 闭城抗清 。 日子长了, 城外百姓焦急万分, 城内粮尽无援, 千万同胞必定遭殃 。 大家都在想办法送粮入城 。 江阴城东有座蒲鞋桥, 是民间编织"蒲鞋"、"草鞋"的集散地 。 桥头有家夫妻烧饼铺, 夫妻俩正在为无法送粮救助城内军民而犯愁 。 这天来了个卖草鞋的老汉, 要求将草鞋换烧饼充饥 。 看到草鞋, 男的受此启发, 把草鞋底样的烧饼烘熟后, 一只一只系上稻草细绳, 混在真草鞋内, 混过了清兵关卡, 偷偷来到城下, 然后用绳将饼吊进城内 。 接着夫妻俩将这方法秘密传给了同伙, 使城内得到了一批批香甜可口的烧饼 。 后清兵把城攻破, 但做此饼的方法沿袭了下来, 并美其名曰"草鞋底" 。

7.水发团圆 江阴人用的团圆, 历来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糯米粉烫熟或炒熟后滚上干粉捏制出来的, 另一种是湿米粉筛出来的 。 用湿米粉筛出来的团圆, 俗称水发团圆 。 其与干粉捏制出来的团圆相比, 制作要方便得多, 吃口要软糯得多 。 水发团圆的制作方法是:将刚春的湿米粉置于小盘篮中, 让其摊开 。 然后, 将盘篮不停地来回移动, 使盘篮中的湿米粉产生出了滚雪球效应, 成为大小不一的粉团, 并使结构越滚越紧 。 待盘篮中所有的湿米粉都滚成团后, 则用大眼的筛子筛上一遍, 将小的留在盘篮中, 加粉后继续滚 。 将筛子中留下的, 过分大的拿去, 捏散后再重滚 。 这样, 留在筛子中的团圆便成了生的水发团圆 。 水发团圆制成后, 只要烧上一锅开水, 将团圆倒入, 待其浮上水面后, 便能捞入加了桂花红糖汤的碗中食用 。 这时的水发团圆又甜又香, 又软又糯, 口感是颇有特色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