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起势练习谈-何轶群 如何练气( 六 )


逐日体验此“沉劲” , 并能时时见之于行 , 则虚领顶劲 , 沉肩坠肘 , 便是自然天成 。
此预备势亦即中的站功 , 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及吾无身 , 吾有何患”之功夫境界 。
“双沉”不是病 , 是功 。 太极拳每一式的虚实、开合、起伏之交接处、更替时 , 都必须经过瞬间的“双沉” 。 其感悟与功效 , 正如预备势之“双沉” 。
时日既久 , 学拳者能得“双沉”之功夫 , 就是练得内功 。
太极拳预备势、起势 , 乃是化拙力、求松软、得“双沉”功夫之第一步;是基础 , 是“无极” 。 故练此势时 , 万万不可忽而略之 。
王宗岳《太极拳论》头一句话是:“太极者 , 无极而生 , 阴阳之母也 。 ”
预备势 , 就是“阴阳之母”的“无极” 。
起势之动作 , 见之于杨澄甫、杨振铎父子所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和《中国杨式太极》 , 在此不赘 。
杨澄甫曰:“两手指尖向前 , 掌心向下 。 ”杨振铎曰:“手背向外 , 手心向里 。 提至略与肩平 , 掌心向下 , 指尖朝前……”父子二人解释本式的双手掌心方向有所不同 , 不伤大雅;皆可 。
很多教师学生教学太极拳起势 , 大抵都以“两臂上提” , 加之以“全身放松” , 就算合格 , 这恐怕是一种历史的误会 。 因为这样的“起势” , 臂动手提即尽矣 , 腰、腿、身……皆不动 , 既弃“虚实” , 又无“阴阳” , 未免大有违于“一动无有不动”之古训 。
“预备势”乃“无极”也 。 “无极”一动 , 即分阴阳、虚实、开合 , 这才比较符合太极之真意 。
愚意太极拳“起势”之初 , 上身乃以肩引肘 , 带动手掌上提 , 双臂一动 , 重心即渐移至右脚 , 腰部极细微地向左转 , 向上伸展 , 左脚渐成虚步 , 带动肩、臂、肘、掌继续向上 , 意三分分别注于右足、左掌 , 默想气之鼓荡 , 整个身躯大松大软 , 如打呵欠 , 如伸懒腰 , 双掌可以上举略微过肩 , 向左前上方斜向伸展 , 或向正上方伸展 , 均无不可 。 此为开 , 为伸 。 杨振铎所言:“有意识地使全身关节、肌肉、整个骨骼松开(也就是放展 , 伸长 , 便其韧带拉长)” , 即此之谓 。
“起势”是尽量伸展(如李雅轩言) , 还是“似松非松”(非松者 , 最小力也) , “将展未展” , 两可 。
以意伸展骨节 , 节节贯串 , 有利于气之鼓荡 , 肌肉之松软;但若以力伸之 , 则徒增僵力耳 , 无利反而有害 。 须知拳是外形 , 练体要动 , 属阳 。 功是内悟 , 修心要静 , 属阴 。 阴阳交融 , 动静参半 , 身心兼修 , 日积月累 , 才能养蓄灵机 , 积聚内功 。
“ 起势”之动 , 除臂、肘、掌举起放下见之于形体 , 至为明显外 , 凡腰转、升、降、右移、左移、双足虚实变换、起伏 , 以及出现一次瞬时的“双沉” , 均在意而不在外 。 从外形看 , 此“起势”动作 , 腰部似乎不动、重心始终不变 , 而只看到双臂逐渐上举、两足始终“双沉”、身腰不转的假象 。
双掌起时 , 以最小的力由肩带上臂、再带肘 , 略向外分 , 为“开” , 落时 , 以最小的力 , 维持两臂肘自然下落时的柔、轻、慢、匀 , 此时小臂双掌略向内收 , 为“合” 。
所谓最小的力 , 即“一羽不能加 , 蝇虫不能落”的力 。 寻得此力 , 极难;坚持习练 , 尤难;渐至拙力硬力化尽 , 最难 。
初练至难者 , 在腰之极轻、极微之转动以及左右下肢的虚实变换 , 周身一家的柔、慢、匀、轻之此消彼长 。 旋转的腰部由右向左 , 继而由左向右的弧形移动 , 尤须柔、轻、慢、匀 , 才能得到左右下肢的虚实渐进的均匀的此消彼长;才能体验、练成“双沉”或“单沉”的“沉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