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起势练习谈-何轶群 如何练气( 五 )


此数语点明练拳之要领 。
拳名家李雅轩曰:“用功的要点 , 是依规矩练架子 , 从中慢慢体会 。 架子有了体会 , 一切推手发劲等等 , 稍加指点 , 就可了解 。 否则一切都是白费 。 架子是本 , 要松软舒适地练架子 , 最为要紧 。 ”
此语说明练拳之重点:盘架子 。
习练太极 , 务求其真 。 于初学者 , 求太极之真 , 还须落实在练架子上 , 落实在一式一式上 。 太极拳书籍甚多 , 或说拳势 , 或释拳理;拳理偏于抽象 , 拳式重在形体 。 二者合一 , 拳功兼练者 , 见之于文字者较少 , 行之于实践者最难 。 这是瓶颈 , 也是现状 。 如杨澄甫三子杨振铎著:《中国杨式太极》一书 , 图解讲授拳架凡103式 , 大抵为形体动作 。 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 , 讲授拳势 , 也是形体动作 , 兼及对打实用指导 。 如以杨式太极拳为圭臬 , 练架子 , 习拳式 , 杨澄甫、杨振铎父子著作的这两本书足矣 , 无须后学者蛇足续貂 。 但练内功 , 却有不明、不足之撼 。
【太极拳起势练习谈-何轶群 如何练气】 当然 , 但凡学习太极拳者 , 练拳式的先后次序、形体动作 , 可能以师从之不同 , 而与杨澄甫、杨振铎嫡传偶有相异或大有不同 , 但内功则一 。 即使如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等 , 虽然对杨式太极拳改动颇大 , 亦无大碍 。 学习者可就杨氏父子的著作所示 , 改拳练架子 , 但也可以大体上保留自己既有的拳架 , 而尽心著力于“惟内之是求 ” , 如此这般 , 还是可以走上拳功兼练之康庄大道的 。
在下不揣冒昧 , 自杨振铎著《中国杨式太极》一书中杨式太极拳预备势、起势二式始 , 按拳功兼练的小道理 , 逐式试释“惟内之是求”的练法 , 以就正于众多方家 。
杨澄甫说太极拳起势曰:此式“守我之静 , 以待人之动 , 则内外合一 , 体用兼全 。 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 , 殊不知练法用法 , 俱根本于此 。 ”
该文所指出的“忽略” , 说的是:或未得要领 , 或略而不行 , 或有形无意 , 或不知其可 。 总之糊里糊涂 , 全身站直就算了事 , 完全不顾“守我之静”、“内外合一”这八个字了 。
这八个字 , 可以算是起势的纲领 。 此时此势 , 首求大松大软 , 必须得李雅轩所说的“双沉”之境界 , 才算是迈进太极拳的门槛 。
“ 双沉”大不同于“双重” 。 “双重”是身躯僵硬 , 关节、骨骼 , 肌肉 , 四肢 , 脏腑 , 经络皆有拙力在 。 其甚者 , 还有十只脚趾有意无意用力抓地之大失误 。 身不松 , 意不沉 , 硬力、拙力当家 , 整个身躯就必然是“双重” 。 《太极拳论》所指出的“双重则滞”、“双重之病未悟耳” , 其缘由即在于此 。
“ 沉”或“双沉”则与“双重”迥异 。 看似简单的“预备势” , 是全身内外于稳静松软中 , 渐求其轻灵、虚无 。 轻一分 , 则“沉劲”有一分 , 轻十分 , “沉劲”即达十分 。 轻到整个身躯一似空无所有 , 乃最佳境界 。 得此境界 , 两只脚掌的感觉 , 如粘于地面上 , 人身和地面几乎融为一体 。 这种感觉 , 只有以“惟内之是求”贯彻始终 , 才能蓄而得之 。
练此势时之气沉丹田 , 宜守其九 , 余一成 , 可分注双足涌泉穴 。 双目似闭非闭 , 以神领 , 以气化;脚下自然稳 , 身躯自然松 , 这就是“双沉” 。 如此势能维持较长时间 , 手足四肢皆能明显变暖 , 呼吸自然细长匀缓 , 更甚者 , 可有唾液沁出 , 微有甜味 。
凡此种种 , 都是意 , 不在外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