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燕老野怎样挑选


百灵与画眉怎样区分? 百灵

别名:蒙古百灵、口百灵;蒙古鹨 。 属雀形目 , 百灵科 。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青海 。

百灵体长约19厘米 。 上体粟褐 , 下体白色 , 头和尾基部呈栗色 , 翅黑而具白斑 , 胸部具不连贯的黑色横带 。 栖息于广阔草原上 , 高飞时直冲入云 , 如云雀一般 , 在地面亦善奔驰 , 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 , 在阳光充足的正午 , 则边砂浴边鸣叫 。 食物主要是杂草和其他野生植物的种子 , 兼食部分昆虫 , 象蝗虫、蚱蜢等 。 冬季天气酷冷时 , 常大群短距离南迁至河北省北部 。 巢由草根、细茎等盘成 , 常在地面凹处或草丛间 , 表面多有杂草掩蔽 。 5—6月间产卵 , 卵白色或黄白色 , 表面光滑具褐色细斑 。

1、鸟的选择 百灵科的鸟大多羽衣朴素、善鸣啭和模仿声音 。 百灵、沙百灵、角百灵、凤头百灵等属的鸟是广为人们喜爱的笼鸟 。 比较普遍的是云雀(俗称云燕、鱼鳞燕、叫天子) , 我国南北方都有饲养 。 歌百灵只在南方有饲养 。 沙百灵(窝勒)、凤头百灵(凤头窝勒)则多见于华北地区 。 最著名的是百灵 , 它体型大 , 羽色较美丽 , 叫声宏亮而善模仿 。

百灵科的鸟均需从幼鸟开始饲养 , 成鸟难以驯顺和调教 。 从幼鸟中挑选雄鸟是比较困难的 , 需要仔细观察、综合判断 。 如百灵 , 在第一次幼羽时期可选择嘴粗壮、尖端稍钩、嘴裂(角)深、头大额宽、眼睛大有眼神、翅上鳞状斑大而清晰、叫声尖的鸟 。 第二次幼羽时期已近似成鸟 , 要着重选择上胸黑色带斑发达、头及身体羽色鲜艳、斑纹清楚、后趾爪长而平直的鸟 。

野生百灵与家养百灵的区别是:野外捕捉的成年百灵羽色鲜艳 , 羽毛整齐 。 足趾油亮而呈暗红色 , 爪黑色;家养百灵羽色稍暗淡 , 羽毛常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 足趾粉红 , 爪黄色 。 野生百灵 , 怕人 , 常突然猛撞;家养百灵则较安祥 , 即使受惊 , 也不拚命撞笼子 。 购买时应注意区分 。

在选购幼百灵时 , 除注意选择雄鸟外 , 还要看其精神状态和体质 , 是否戗毛(团毛) 。 用手摸一摸胸部肌肉的厚度 , 看是否“亏膘” , 肛门有无便污 , 尾脂腺(俗称“尖”)是否完整 。

2、笼的特点 百灵科的鸟都栖居草原和沙漠等开阔地 , 常在沙丘、土岗或者空中鸣啭这就需用专制的百灵笼 。 笼的大小 , 笼条间距应依据鸟体的大小而调整 。 另外 , 需有布制笼套 。

3、饲料和喂法 幼鸟需人工填喂 , 把绿豆面或豌豆面、熟鸡蛋(或鸭蛋)黄、玉米面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匀 , 加水和成面团 , 用手捻成两头尖的长条 , 拔弄鸟嘴或以声音引诱鸟张嘴 , 沾水填入 。 幼鸟数量多时 , 一定要逐个填喂 , 以免有的幼鸟吃不上食 。 每天填喂5—8次 , 不给水也不喂菜 , 待鸟能自己啄食后 , 把拌好的饲料放软食抹内任其啄食 , 仍不给水 , 但可喂切碎的马齿苋菜 。 当体型、羽色近似成鸟时(第二次幼羽齐) , 方可喂给干饲料和饮水 。 幼百灵的饲料因地而异 , 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鸡用混合粉料搓鸡蛋的 , 也有的纯喂蝗虫、蚱蜢 。

百灵成鸟饲料各地不同 , 有的喂谷、黍、苏子或苎麻等的种子 , 有的喂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 。 从营养、卫生、节约考虑 , 喂补充“添加剂”的鸡蛋小米较好 , (换羽期)再经常喂些面粉虫、蝗虫、蚱蜢、叶菜等就能养得很好 。

4、管理和调教 食水罐宜深不宜大 , 多为半圆柱或倒棱锥形 。 平的一面紧贴笼的底圈 , 隔1—2日添换一次食水 。 笼底砂土要细匀 , 保持清洁、干燥 , 每周清换1—2次(夏季) , 平时可用铁丝或竹棍将粪便夹出 。 一般不用罩笼套 , 但在溜鸟时或让它学别的鸟鸣叫时需要罩上 。 为使百灵鸟晚上灯下鸣叫 , 白天应罩上 。 夏季南方蚊虫多 , 夜间也须罩上 , 以防蚊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