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如何发力吐劲 猫的功夫是怎样练成的( 六 )


因此,张老头总是说,棚劲是杨式太极运化所暗劲的根本,而靠劲则是杨式太极发放所有明劲的基础,只有将靠劲练好了,放到其他招式中,才能形成吐出各种太极整劲的明劲,必须练好靠劲才能练其他的劲力 。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撞击吐劲,也必须保持沉肩、坠肘、松腰、含胸拔背(注意,吐劲时是裹裆而不是开裆)的状态,否则肩、腰、腿产生的整劲就会运行还畅,无法较好的吐到手上 。 当整劲通过手部吐完了,立即松沉下来 。 你是否吐对了劲,有个办法可以检查,那就是如果你吐完劲后,如果身体某个部分已经用了僵劲,就说明你的那个部位没有轻沉 。 如果吐劲后全身仍然轻沉,那就说明你劲路吐对了 。
杨式太极除了打击人的瞬间,一般不发明劲,基本上都把劲力隐藏在松沉的动作中,在不发明劲时,以松劲的各种太极劲走化,让对人感到你的手明明看似软弱无力,但接触起来却非常重 。 其实,在杨式太极看来,松沉走转也是发劲,只不过这个劲力不论快慢,都保持比平稳运行,象抽丝一样,所以称为抽丝劲 。 而发明劲打击对手,则是由抽丝劲自然过渡,所以称为棉里裹铁 。 而发明劲的过程,就是把本来隐藏着的东西吐出来一样,所以称为吐劲或者通劲 。
在张老头看来,杨式太极发劲并不神秘,只要抽丝劲做到位了,可以每个动作都吐劲 。 杨式太极不像陈式那样走明劲,但是一旦吐劲,威力不比陈式太极产出的攻击力小,而且更难防范 。 而要正确的发劲,主要就是正确的运用脚、腿、腰、肩、肘、手的力量,千万不要空谈内功和内劲 。
在张老头看来,正确的身体和四肢的运行方式,正确的运用身体各部份在松沉的基础上吐劲,就是所谓的内功,就是所谓的内劲 。 那些空谈内力的人是永远练不出太极整劲来的,如果离开松沉条件下身体力量的运用空练什么,空谈什么大软大松,最终都会害了杨式太极,使杨式太极成为太极操 。
在张老头看来,练杨式太极轻柔是必须的,不轻柔就无法顺利发出整劲,而做到杨式太极“十要”,基本上就做到了松柔 。 但是当前许多练杨式的,片面看中了轻柔,却忘记了杨式太极还有一个要求,就是积柔成刚 。 比如,上面说到的沉转走化、回身引带、凌空壁立、撞击吐劲等四个要素中,前三个都是要求松柔,也就是说前三个都在积柔,只有最后一个要素撞击吐劲才是成刚,但是成刚也是在松沉的条件下吐劲 。
其实,要体会到积柔成刚,只要专注练习“凌空壁立、撞击吐劲”两个要素就够了,凌空壁立就是以快速运转的抽丝劲积柔,也就是堆棉花 。 而撞击吐劲则是成刚,也就裹铁 。 把这两个要素加在一起,就是棉里裹铁,不知不觉中吐劲发人 。
张老头还认为,“沉转走化、回身引带”也体现了棉里裹铁,因为只要你的手、肘、肩、腰、腿、脚做到了松沉,那怕你在手上不加一点劲力,对手都会感到你的手非常重,如果你再抖过白腊杆,对方就会感到你的手更重,也就是那种看起来很软,摸起来很重的感觉,用老杨家的话来说,就是棉里裹铁 。
对于如何练发劲 。 其实杨式太极的每个动作可以发劲,所以张老头要求他的学生以练单式为主,推手为辅,套路次之 。
为什么以单式为主,因为单式拆招可以直接运用于散打,是体会杨式太极连消带打,化劲吐劲,积柔成刚最为直接的方式 。 比如:一个最简单的单手按,可以先让其他师兄向你出拳喂招,当对方的拳向你时,你出一只手上棚敌拳并化捋劲向外、向下顺引,同时一支脚猫行上步,悄然进入对手重心之下,然后以松沉之势产生按劲,将对方的手按向对方胸前,当手将伸直,或即将按到对手身体时,立即撞击吐劲吐劲,对方如果此时中招,最轻的程度都是向后跳出数米,否则必被击倒 。 如果有些网友不知杨式太极每个动作如何拆招,那么要练习吐劲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练习每一式的定式 。 杨式太极中,每式定式都是棉里裹铁、积柔成刚最后吐劲的那个动作,可以多多练习 。 用张老头的话来说,必须把每个动作的拆招和发劲练成身体的本能,只有这样,在技击时才能化发自如 。 技击的时候,可没那么多时间让你思考如何发劲,只有本能形成的条件反射才是最快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