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三 )


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包括什么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节省学习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可以减少差错 。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钱志亮怎么说↓↓↓

1.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的习惯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往往不肯动脑思考, 动辄退缩, 或转向教师和父母寻求答案 。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和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 而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 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攻克困难 。

此时, 教师和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 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 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

教师和家长还可以跟孩子讲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 使孩子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很重要的 。

就是说, 在辅导孩子学习时, 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 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学会用脑, 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 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 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 。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对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 。

有浓郁学习兴趣的孩子能自觉学习, 由学习兴趣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动力 。

2.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

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 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

例如, 放学后应先写作业而后玩, 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 立即就做功课 。

有关调查表明, 学习好的孩子, 一般会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 。

这样做能使孩子形成一种时间定向, 一到那个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情绪 。

这种时间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使孩子很快地专心学习 。

同时, 应训练孩子的专注能力, 集中精力学习, 而不是由着孩子学习时摸摸这儿, 看看那儿, 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 。

有的孩子在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 写着写着就站了起来, 或者说几句闲话等 。

这些孩子貌似学习, 但实际上学习效率极低, 既白白浪费了时光, 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

久而久之, 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的后果, 影响智力发展, 使学业落后, 以至形成拖沓的作风, 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 。

所以, 在对孩子的要求上, 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而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学会控制干扰, 训练高度专注的能力 。

3.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 教师和家长不要埋怨他们为什么不懂, 更不能加以斥责 。

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 找出不懂的原因, 然后积极启发他们, 帮助他们动脑筋, 切忌烦躁, 放下不管或让他们死记硬背 。

4.培养孩子复习旧课

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 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 这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 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 。

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 甚至没有学会, 日积月累, 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 。

所以, 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习惯 。

5.培养孩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做作业时一般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 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 很少顾及一些细节问题, 导致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 如不是写了错别字, 就是看错了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