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庆元 詹庆元:有时 病人生死取决于医生一念之间

原创 龚芷葳 晔问仁医
人和事的介绍

詹清源,内科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四科、五科主任。擅长危重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

面试笔记
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个。这个数字,是他带着他的队伍,驰援武汉,最终救治的数字。这个数字令他满意,代表着一种圆满。
在武汉,他其实有过心痛。当我听说两名医生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情况危急时,他们正坐在ECMO的其他地方。他坐不住了。“我来的时候,得带他们回去治疗。他们是英雄。他们掉在哪里,应该站在哪里?”因此,他积极组织和沟通。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亲自带着两名勇士回到医院,对他们进行了精心治疗,终于转危为安。“我不能看着我的同龄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李文亮博士的遗憾不能再发生了。”
他是ICU医生,平素见惯了生离死别,所以,他在叙述时有一种超脱的平静。在讲述某些情节的时候,似乎存在片刻的抽离,但是,他又是感性的,仅仅一个细节,他又融入到当时情感起伏与悲辛交加的状态当中,他说,亲历武汉战疫,最打动人心的,是见到许许多多割舍不了的亲情。平凡、微小,却包裹着每一颗敏感又多情的心。
一百确实是个好数字。代表过去和开始。我见过关于一百种人类状态的很多种表达,例如,一百种你喜欢的事情,一百种结束对话的方式,一百种生活哲学,一百种焦虑等等,而他的一百种,非常直接,随着一声咆哮,来到了面前,一百个新冠肺炎病人,这是他和他的团队曾经救过的。
他说,不喜欢总是看到某些媒体,或者自媒体拿武汉的“惨”大做文章。“人类的伟大,在于有自我修复能力。有本书上说,暴风雪终将结束,经历过的人们,可能不会记得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他们甚至都不确定,暴风雪是不是真的结束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当他们穿过暴风雪的时候,就不再是之前的那个人了,这就是关于暴风雪的一切。”
作为一名ICU医生,他说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这次疫情过后,他们可以更加冷静、科学地面对。坦然接受现实医学的能力范围。

1.火和黄金
龚芷葳:詹主任,您是中日友好医院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团队成员,听说您组建团队只用了两个小时,能讲一讲当时的情形吗?
詹清远:好的。那天中午,我在科室里忙得不可开交,刚过十二点,就接到了领导的电话,通知我在两点前组织一个完整的呼吸危重症救治小组,帮助武汉。要求是组织团队——有团队领导、骨干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协调员。我一定是作为队长行事的。选择骨干医生的时候,想到了我们医院的专科培训医生。接受标准化住院医师培训后,在呼吸科轮岗。当时他们在我们ICU病房接受了我的严格训练。因为我非常了解他们,所以我很高兴我选择的每一个成员都没有任何抱怨或推诿地拒绝了。因为时间紧迫,不能回家,就让爱人帮我带行李带。她帮我做好准备,她非常支持我。
龚芷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家可以做到团结一致奔赴武汉,和您平时带队的风格有关吗?
詹清远:其实跟我们ICU的工作性质有关系。在ICU工作,每一分钟都是生死攸关的。要注意目标的统一和团队的团结。我们平时很有默契,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大家一起努力,很快就能组成一个团队。2月1日到达武汉,得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城校区的协助。当时病房不用,机器不全,没有呼吸机,也没有ECMO,我们到了之后就加了。
龚芷葳:到了武汉之后,如何运转呢?
詹清远:还是主治医师负责制,大家自己管理。一套系统是完美的,不需要刻意强调什么,一切都很顺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