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有哪些,将化学键分为( 三 )


和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一样 , 金属晶体中没独立存在的原子或分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也叫分子式)通常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
上述三种化学键是指分子或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作用力 。 但它没有包括所有其他可
分类:在一个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就是通过化学键结合成水分子 。 由于原子核带正电 , 电子带负电 , 所以我们可以说 , 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核对电子同时吸引的结果所形成 。 化学键有3种类型  , 即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不是化学键 , 它是分子间力的一种) 。
离子键(ionic bond)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叫做离子键 , 成键的本质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 两个原子间的电负性相差极大时 , 一般是金属与非金属 。 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氯化钠 。 电负性大的氯会从电负性小的钠抢走一个电子 , 以符合八隅体 。 之后氯会以-1价的方式存在 , 而钠则以+1价的方式存在 , 两者再以库仑静电力因正负相吸而结合在一起 , 因此也有人说离子键是金属与非金属结合用的键结方式 。 而离子键可以延伸 , 所以并无分子结构 。
离子键亦有强弱之分 。 其强弱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性质 。 离子键越强 , 其熔点越高 。 离子半径越小或所带电荷越多 , 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就越强 。 例如钠离子的微粒半径比钾离子的微粒半径小 , 则氯化钠NaCl中的离子键较氯化钾KCl中的离子键强 , 所以氯化钠的熔点比氯化钾的高 。
定义: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 , 正负离子为球形或者近似球形 , 电荷球形对称分布 , 那么离子键就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发生静电作用 , 因此是没有方向性的 。
离子键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
成键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 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和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 (一吸 , 两斥)
成键原因:①原子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 。 ②离子间吸引与排斥处于平衡状态 。 ③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
存在范围:离子键存在于大多数强碱、盐及金属氧化物中 。
一个离子可以同时与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吸引成键 , 虽然在离子晶体中 , 一个离子只能与几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作用(如NaCl中Na+可以与6个Cl-直接作用) , 但是这是由于空间因素造成的 。 在距离较远的地方 , 同样有比较弱的作用存在 , 因此是没有饱和性的 。 化学键的概念是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 用来概括观察到的大量化学事实 , 特别是用来说明原子为何以一定的比例结合成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相对稳定和相对独立的、性质与其组成原子完全不同的分子 。 开始时 , 人们在相互结合的两个原子之间画一根短线作为化学键的符号 ;电子发现以后  , 1916年G.N.路易斯提出通过填满电子稳定壳层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或者通过两个原子共有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的概念 , 建立化学键的电子理论 。

量子理论建立以后 , 1927年 W.H.海特勒和F.W.伦敦通过氢分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 说明了氢分子稳定存在的原因  , 原则上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 。 通过以后许多人  , 特别是L.C.鲍林和R.S.马利肯的工作 , 化学键的理论解释已日趋完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