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秋前雨”,并没有感同身受


“人生难得秋前雨”,并没有感同身受
读姜白石诗句:“人生难得秋前雨” , 并没有感同身受 。 前几个月旧金山刚入冬 , 讲情调兼以不在乎煤气电费账单的人家就早已烧起壁炉 。 姜白石这一句 , 仅与三伏酷暑刚把豪雨逼退的凉爽天气相宜 , 而况它并非泛指 。 事缘姜老爷被老友张平甫请去外面消遣 , 他辞谢了 , 为感谢盛意 , 写下绝句:“老去无心听管弦 , 病来杯酒不相便 。 人生难得秋前雨 , 乞我虚堂自在眠 。 ”老病之人 , 听音乐无心 , 喝酒不相宜 , 最好趁下雨在家睡懒觉 。 淅淅雨声 , 丝丝沁凉 , 席上酣眠 , 何等享受!
读罢自问:这一类“难得”可有过?当然 , 如果标准不高 , 说“难得”触目皆是不算夸张 。 从身体说起 , 因椎管变窄压迫神经引起的腿部酸麻疼痛 , 不离不弃已近一年 。 专业理疗师通过视频作指导 , 天天锻炼 , 贴中国膏药 , 拔火罐 , 照X光 , 核磁共振 , 红外线 , 按摩……试了许多种 , 迄未见效 , 也没变坏 。 唯一的不方便 , 是走路超过十分钟 , 要坐下来歇息 。 不以为苦 , 相反 , 差点给它贴上“恰到好处”的标签 。 理由是:痛不是可以度身定做的 , 它来了 , 强度居然适中 , 可忍受 , 又不可放任 , 正好用来“宅”家 , 天天理疗 , 药薰 , 热敷 。 疫情流行以来 , 出门极少 , “单调”是务必摆平的难题 , 而它教我天天有事可干 。
另一“难得” , 是和外孙女的交易 。 六岁的小C , 还没学会用钱 , 但有了第一个钱包 , 妈妈给的 。 为了填充钱包 , 积极“接活” 。 我向她订的是一本连环图 , 书名是《我和姐姐游夏威夷》 , 一共20页 , 要有图画有文字 。 首先 , 她从我的书房拿走一沓白纸 , 折叠以后用订书机订成“书” , 然后 , 兴致勃勃地标上页码 , 写 , 画 , 独自完成大半 , 不懂的句子让妈妈代写 。 最后 , 得意地给我“交货” 。 我说 , 本来说好价格20元 , 但因为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 所以要扣掉10元 , 好不好?她点头 , 收下10元 , 郑重地放进钱包 。
【“人生难得秋前雨”,并没有感同身受】特例之外 , 还有常规 , 如读书 , 看蓝天、云和大海 , 看小孙女在公园草地上疯跑 , 赤脚沾满晨露 。 此外 , 可参考叔本华的说法:“对每一外在和内在困扰之最有成效的慰藉即在于:去发现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 。 ”除非你可以施以援手 , 不然 , 连叔本华也未必认同 , 他说:“这对于整个人类的不幸来说 , 能说明什么呢?”不过 , 从自己身上寻找“比不上此刻”的回忆 , 倒是不难的 。
比如 , 制造饥饿 。 要享受家常菜 , 难道非要秘制“佛跳墙”吗?去后院干一个早上 , 挖土 , 浇水 , 满头大汗 , 不到肚子咕咕叫不歇手 。 筷子下的青菜荞麦面就变得美妙无比 。 又比如 , 抓住此刻 。 还是拿切身的坐骨神经痛说事 , 坏下去 , 就要动手术 , 要担风险 , 前景难卜 。 既如此 , 何不坐实眼前?能走就尽量走 , 尽量延缓老化 , 这一过招充满挑战性 , 即使败局注定 , 击退“无聊”也是现成的福利 。 如果不怕被讥为“吃饱了撑着” , 留下一些缺憾 , 以供将来在“更坏”的情形下作对照 。 准此 , 我把五十多年前最难熬的岁月写下的文字 , 再次输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