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练书法,练书法怎么练最有效( 六 )


欧阳询(557~641), 中国唐代书法家 。 历经陈、隋、唐三朝 。 字信本,湖南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 。 少时敏悟博学,书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本,人称《欧体》 。 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 自幼敏悟,长大后博通经史,在隋时书法就很有名,曾任太常博士 。 唐高祖即位,官给事中,后官至银青光实录大夫,唐太宗时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世称《欧阳率更》 。 书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本,人称《欧体》 。 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 与裴矩、陈叔达共同编纂《艺文类聚》 。
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面貌 。 他用笔从古隶中出,所以能凝重沉着,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 。 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二字来概括 。 欧阳询的书名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书体称为“欧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 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 。
其书初学生羲之,后又汲取了六朝碑版墓志方劲峻利的笔意而自创风格,他的楷书险劲刻厉,清峻秀健 。 相传欧阳询书八体尽能,尤精篆隶,得方圆之妙,因取法高古,流溢为楷书,自然骨气洞达,点画工妙 。 又因其博采众长,故其楷书结构秾纤得度,意态精密,卓然成一代大家 。 他流传下来的楷书代表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化度寺碑》和《虞恭公碑》 。 从总体上说,欧阳询的楷书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点画以方笔为主,铁画银钩,则劲不挠,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誉,但世人只知其方,而不知其用笔圆,写得棱角分明,锋芒华露,此实误解 。 郭宗昌〈金石史〉谓;“人知信本变晋法,不知结体用笔多从古隶中出” 。 其书法之中截极其浑厚,而其钩趯折角处刚而有韵致;二是其结构险峻严密,横势用仰,纵势用背,属于斜画紧结一路 。 王文治《快雨堂题跋》谓:“欧阳以险绝为平,以奇极为正 。 ”正因为其楷不避免险,故学之不当,易伤于清雅之致 。 欧阳询的楷书看似奇,其实正,貌似方,其实圆,在欧楷诸碑中,尤其是《九成宫醴泉铭》因为奉敕之书,故写得特别严谨,亦特别难学,米芾曾谓“欧阳如新瘥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苦”,正指此而言 。 《虞恭公碑》又名《温彦博碑》,岑本文撰文,欧阳询书,全碑计三十六行,每行七十七字,篆额为“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贞观十一年立,欧八十一岁时书 。 此碑楷书写得比较轻松,易于为初学者入手,惜世传摹刻、翻刻本较多,今选用嘉庆内府藏本 。 据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载:“此乃毕灵岩山馆旧藏,毕氏获罪籍没,遂入内府,一九五八年余在上海征得,今藏上海博物馆 。 ”此册拓墨色浓,纸质坚韧,极为精到,后有王澍、翁方纲、王文治等跋,当为北宋精拓,今付梓影印出版,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 。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 。 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 。 其“八决”为:(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坚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 。
欧阳询-书法特点
风格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 欧阳询书法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