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母亲病愈, 动情的拉着子女的手说:“我以为儿女大了, 就可以安心的走了, 可是, 看你们那样费心为我的病, 我还是要为了儿女好好活几年……”
是啊, 亲情彼此的相依是最根本的源泉, 就像父亲对子女无所求的胸怀, 去年的火灾后, 他坚持回到老屋, 执意不许子女为他们重建家园……
情思之下, 愧疚父母竟然太多, 不敢说回报, 是曾经的简单的爱支撑了一个家太多的付出, 已经不是一篇文字所凝聚的情感能承担的……
5.怎么圈点批注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 阅读太少是一个, 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 。 多读固然重要, 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 。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习惯的培养, 方法的传授和思路的点拨 。 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读书实践中发现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效果颇佳 。
圈点, 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划 。 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 可促进理解, 增强记忆, 便于复习, 便于检查、摘录 。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作各种记号, 初读、再读、三读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 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 批注, 即批语注释, 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 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 同时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
初读时, 圈点的重点应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 。 此次圈点主要是读通文章, 粗知作者思路, 初识文章的框架、即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 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 。 阅读时多采用速读的方式 。
再读时, 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 。 圈点的重点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 结构段的序号, 修辞、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据类型等 。 此次圈点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 这种训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读懂文章, 养成边读书边动脑的良好习惯, 从而终身获益 。 阅读时多采用精读的方式 。
三读时, 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 。 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 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 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 。 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一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如果读完之后不指导学生去深思、品味, 那么这篇小说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 有的写道:“路在脚下延伸”;有的写道:“有希望和奋斗, 生活就是充实的、丰满的” 。 此次阅读主要让学生读透文章, 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 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 真正有自己的创见, 达到既“忘我”又“有我”的境界 。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 。 阅读时多采用品读的形式 。
圈点、批注不是在文章中任意涂写, 而是要求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 同时要简单、明了, 表示的意义也要固定 。 尤其给文章作批注时要在反复阅读、认真思考、比较分析、揣摩体味后才能进行 。 朋友们, 当您按以上要求阅读完一篇文章时会发现:您的圈点、批注也是一篇绝妙的作品 。
6.求《朝花夕拾》批注要点1: 《朝花夕拾》所收文章都是回忆性散文 。
散文是最个人化的一种文体, 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相对轻松、闲静, 因而笔触也相当自由:或兴致勃勃回忆童年往事, 或谈家乡戏曲中的鬼, 或深情忆人, 或坦露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痛苦~~~文风自然亲切, 感染着你, 你仿佛看见鲁迅先生记忆中的往事如一部深情的老电影, 那些或美丽或伤感或诙谐的画面, --在你眼前闪过. 要点2: 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 作者无法忘却现实, 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 因而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 要点3: 由于作者拥有一颗在过去与现实的广阔时空中自由驰骋的心灵, 因而他的语言风格也是丰富多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