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育推广品种到输出技术团队,小山村成“珍珠油杏第一村”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
春分刚过 , 外峪村就被染成了淡淡的粉色 , 一抹抹红晕映着朝霞 , 原来是2300多亩油杏花开了 。外峪村的油杏花白中带粉 , 称作“珍珠油杏” 。正是靠着这种“粉花金果” , 这个只有500多口人的小山村火遍了大江南北 。
从培育推广品种到输出技术团队,小山村成“珍珠油杏第一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外峪村的油杏花开了
三面环山拥绿翠 , 一条曲径入村来 。外峪村在新泰市青云街道的山窝窝里 , 道路崎岖 , 地贫缺水 。打井取水是外峪村人干了几辈子的活 , 邻村人常调侃:“外峪村 , 真有钱 , 钻了角北钻角南 。”十几年前的外峪村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穷村 , 村民常以地瓜果腹 , 村里的年轻人都快走光了 。
【从培育推广品种到输出技术团队,小山村成“珍珠油杏第一村”】外峪村村民方立章高中毕业后报名参了军 。1982年 , 复员回村后 , 方立章被邮电局录用 , 但等了大半年也没能上班 。“后来才知道是爷爷不想让我离开 , 偷偷把录用通知给藏了起来 。”方立章说 。爷爷想让他把这个穷山村带起来 。
回村第二年 , 方立章便进入村“两委”担任外峪村村委会主任 。为找到适合外峪村发展的种植品种 , 方立章每天都往周围山上跑 , 慢慢成了村民眼里“长在山上的人” 。山上有许多生长旺盛的野杏树 , 村里人常砍了换煤 , 可在方立章眼里 , 这些杏树却是山村发展的希望 。
方立章把山上的杏核种到院子里 。第二年 , 杏树苗陆续长出来 , 有一株长得格外不同 。“这株杏树叶子较圆 , 花朵颜色白中带点粉色 。”方立章觉得稀罕 , 干脆把这珠杏树移进爷爷院里专门养起来 。第三年 , 这株杏树结出了几个油光金灿的果子 , 果子口感脆爽 , 酸度低 , 甜度高 , 而且果肉离核 , 表面光滑无毛 , 方立章给它起名“滑溜蛋子” 。
2004年 , 经过新泰市农林部门和省林科所的专家讨论鉴定 , 这种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口感脆甜的“滑溜蛋子”被命名为“珍珠油杏” 。为培育出形状稳定、规模适中的“珍珠油杏”种子资源 , 新泰市科技局还专门从泰安北集坡调来5000株野杏树苗让方立章嫁接育苗 。
“桃养人 , 杏伤人” , 农村的这句老话让很多村民觉得大规模种油杏不会有好前景 。但方立章心里清楚 , 珍珠油杏比普通杏酸度低很多 , 而且甜度高 , 只会“养人” 。为推广种植 , 方立章号召村里的党员和村民小组组长组建起“种树突击队” 。随后三年的每个春天 , 队员们就将一捆捆树苗背上山 , 然后再一趟趟往山上挑水 。慢慢地 , 外峪村的大小山头种满了油杏树 , 直到油杏花把山都染得粉红 。如今 , 山上2000多亩油杏村大多还是当年种树突击队背上去的 。
树种上了 , 因为管理技术缺陷 , 杏却结的不多 。苦苦熬了几年后 , 方立章把心一横 , 决定砍树 。成千上万株油杏树被拦腰锯断 , 然后重新修剪 。“这可是你倾尽心血才养大的树 , 这不是要杀了它吗?”看着方立章锯树 , 儿子方田辉于心不忍 。
冬去春来 , 油杏树又开花了 。这次树虽矮了 , 可树冠却很大 , 杏花开得格外艳 , 簇簇拥拥挤满枝头 。那一年 , 外峪村油杏大丰收 , 进山收杏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 , 村民们都跟着尝到了甜头 , 方立章心里乐开了花 。
从培育推广品种到输出技术团队,小山村成“珍珠油杏第一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漫山遍野的油杏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