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少药物说明上会注明---“哺乳期妇女禁用、忌用、慎用” 这是警示乳母在常规剂量服用某药时,该药物进入乳母乳汁的量已超过乳儿对该药的安全用量或适用量,可导致乳儿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哺乳期妈妈用药须知,赶紧收藏~】 或进入乳汁的药物即使不直接导致乳儿发生不良反应,但可与乳汁中多种成分结合,影响乳儿对营养成分的吸取而间接影响乳儿 。
文章插图
经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的药量主要决定3个因素:
1.母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 。2.药物从母体的乳汁中转运的能力 。3.婴儿吸吮的乳量 。由于大多数药物的分布容量均较高,血浆浓度相对较低,因此转运入乳汁中药物含量有限,一般不超过母体一日药量1%,但也有例外 , 如红霉素、地西泮、巴比妥类和磺胺类药 。
由于乳汁中脂肪含量较高,因此脂溶性高药物易进入乳汁 , 药物分子量愈?。?也愈容易转运,当分子量小于200时,血浆与乳汁浓度相近 。
乳汁的PH一般在7.0左右 , 低于母体血浆PH值 。这样弱酸性的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常低于血浆浓度(M/P≤1.0),而弱碱性药物存在乳汁中浓度等于或高于血浆浓度(M/P≥1.0) 。只有游离型的药物才能扩散进入乳汁,蛋白结合率高,进入乳汁药量少 。
文章插图
总之,哺乳期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已明确对婴儿安全无不良影响的品种 。应在哺乳后立即服药,并适当推迟下次哺乳时间 , 以减少药物进入乳儿体内 。哺乳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无可靠数据作参考的药物,否则在用药期间宜暂停哺乳 。
文章插图
哺乳期应用对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金刚烷胺:可能引起尿潴留、呕吐、皮肤潮红;胺碘酮:可能引起肺毒性;苯丙胺:可能引起不安、睡眠障碍;溴化物:可能引起潮红、衰弱;泻药:可能引起腹痛、绞痛样症状;氯霉素: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拒食、呕吐;氯丙嗪:可能引起嗜睡、致死;西咪替?。嚎赡芙档臀杆岱置凇⒔档鸵┪锎弧⒅惺嗌窬朔?氯马斯?。嚎赡芤鸩话病⒕苁场⑾钋俊⑹人?可待因:可能引起心动过速;环磷酰胺:可能引起免疫抑制;地西泮:可能引起镇静、在婴儿体内蓄积;麦角胺:可能引起呕吐、腹泻、惊厥;乙醇:可能引起嗜睡、出汗、生长受阻;消炎痛:可能引起惊厥;异烟肼:可能引起维生素B6缺乏;锂盐:可能引起紊乱 , 心血管障碍;美散痛:可能引起骤停可产生截断综合症;甲巯咪唑: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硝唑:乳汁浓度与血浆浓度相近,对中枢神经和造血的不良反应有高难度危险;萘啶酸: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烟碱(过量):可能引起休克、不安;呋喃妥因:对G—6—PD缺乏的婴儿可产生贫血;苯巴比妥:可能引起镇静,反应性下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吸吮反射障碍;苯妥英:可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强的松:可能引起生长受阻;水杨酸盐: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潮红;磺胺类:增加核黄疸危险性,过敏反应;四环素:可能产生永久性牙齿黄染;甲磺丁脲:可能引起黄疸 。阿魏酸钠、肌氨肽苷、硫酸软骨素:哺乳妇女慎用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哺乳期禁用 。奥拉西坦注射液:哺乳妇女不应使用 。头孢呋辛酯:慎用或暂停哺乳 。
推荐阅读
- 不要再说这些话了,新妈妈的产后抑郁都是你们逼的
- 产后妈妈康复5忌有哪些
- 这才是最真实的月子病,给那些即将坐月子的妈妈提个醒!
- 哺乳期为何这么多妈妈患乳腺炎?还能继续喂奶吗?
- 别光顾宝宝,产后42天这个检查对妈妈很重要!
- 当哺乳期遇上大姨妈,你该怎么办?
- 产后妈妈三款火龙果减肥餐
- 产后秒变奶牛的秘诀!80%的妈妈都要收藏!
- 妈妈不在意的几个习惯,会使母乳变得越来越少!
- 一胎剖宫产,二胎妈妈差点子宫破裂,瘢痕妊娠的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