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前后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1、去医院做针灸之前要做什么准备?
穿比较宽松的吧!比较好脱的衣服更好,带条围巾吧!不然脱了衣服多冷啊!其他倒没什么注意的了,你把自己注意下就行了,不要怕,破皮的时候有点疼,没有打针那么疼的,一般扎上针要留针30分钟,那时候你不要乱动 。扎完有什么不舒服的就要及时和你的医生说

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前须安神定志,先吃点东西,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针灸,衣服以舒适宽松为佳 。

一般就是扎肚子和腿上穴位 你看着穿吧 另外一定要吃饱饭 睡好觉 最好在洗个澡!

其实针灸减肥
很没必要的= =
减肥重要的是毅力 不是方法
推荐你运动减肥法 一点都不伤身体 而且还能让身体一直健康呢 。。
2、针灸拔针时要注意哪些?
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姆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 。
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 。当针推完后,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征象 。

一、晕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 。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 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 。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 。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 。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 。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 。选穴宜少,手法要轻 。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 。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 。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 。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 。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三、弯针 (一)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 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二)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三)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 。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 。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四)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 。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 。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四、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 。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 。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 。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 。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 。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四)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 。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 。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 。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 。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五、针后异常感 (一)现象 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重、麻、胀的感觉过强,或原有症状加重,或针孔出血,或针处皮肤青紫、结节等 。(二) 原因 肢体不能挪动,可能是有针遗留,未完全出完,或体位不当,致肢体活动受限;对过于重、麻、胀针感者,多半是行针时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有关;原有病情加重,多因手法与 病情相悖,即"补泻反,病益笃"之由;局部出血、青紫、硬结出现者,都因刺伤血管所致,个别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三)处理 如有遗留未出之针,应随即起针,退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开;对原病加重者,应查明原因,调整治则和手法,另行针治;局部出血、青紫者,可用棉球按压和按摩片刻;如因内出血青紫块较明显者,应先作冷敷以防继续出血,再行热敷,使局部瘀血消散 。(四) 预防 退针后清点针数,避免遗漏 。行针手法要柔和适度,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过时 。临诊时要认真辩证施治,处方选穴精炼,补泻手法适度 。要仔细查询有无出血病史,对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 。要熟悉浅表解剖知识,避免刺伤血管 。六、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一)症状 患者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紫绀,冷汗、烦躁、恐惧,甚则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等危急现象 。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外胀,叩诊呈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向健侧移位 。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 。有的针刺创伤性轻度气胸者,起针后并不出现症状,而是过了一定时间才慢慢感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原因 针刺**、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 。三)处理 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静,切勿恐惧而 反转体位 。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 。医者要密切观察,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消炎类药物;以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口,加重漏气和感染 。对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 。(四)预防 医者针刺时要集中思想,选好适当体位,根据患者体形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 。胸背部腧穴应斜刺、横刺,不宜长时间留针 。七、刺伤脑脊髓 (一)症状 如误伤延脑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等 。如刺伤脊髓,可出现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时性肢体瘫痪,有时可危及生命 。(二)原因 脑脊髓是中枢神经统帅周身各种机体组织的总枢纽、总通道,而它的表层分布有督脉和华佗夹脊等一些重要腧穴,如风府、哑门、大椎、风池以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腧穴 。若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角度不当,均可伤及,造成严重后果 。(三)处理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出针 。轻者,需安静休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 。重者则应结合有关科室如神经外科等,进行及时抢救 。(四)预防 凡针刺督脉腧穴--12胸椎以上及华佗夹脊穴,都要认真掌握针刺深度、方向和角度 。如针刺风府,哑门穴,针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过深;悬枢穴以上的督脉腧穴及华佗夹脊穴, 均不可深刺 。上述腧穴在行针时只宜捻转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捣刺手法 。八、刺伤内脏 (一)症状 刺伤肝、脾,可引起内出血,肝区或脾区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 。如出血不止,腹腔聚血过多,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并有压痛及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状 。刺伤心脏时,轻者可出现强烈刺痛,重者有剧烈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导致休克等危重情况 。刺伤肾脏,可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血尿,严重时血压下降、休克 。刺伤胆囊、膀胱、胃、肠等空腔脏器时,可引起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等症状 。(二)原因 主要是施术者缺乏解剖学、腧穴学知识,对腧穴和脏器的部位不熟悉,加之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造成相应的内脏受损伤 。(三)处理 损伤轻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一般即可自愈 。如损伤较重,或继续有出血倾向者,应加用止血药,或局部作冷敷止血处理,并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及血压变化 。若损伤严重,出血 较多,出现休克时,则必须迅速进行输血等急救措施 。(四)预防 术者要学好解剖学、腧穴学;掌握腧穴结构,明了腧穴下的脏器组织 。针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时,应控制针刺深度,行针幅度不宜过大 。九、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原因:针尖弯曲带钩,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 现象: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处理: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不必处理;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冷敷止血后,再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 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3、艾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及其作用是什么?
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注意事项:(1)施灸部位,一般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时注意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随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火烧伤皮肤、衣被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 。

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2.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3.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4.熏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5.熏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6.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薰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不要薰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7.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随便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薰灸; 禁忌由于药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 。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或距离稍远些,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3.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2.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3.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4.熏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5.熏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6.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薰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不要薰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7.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随便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薰灸; 禁忌由于药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 。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或距离稍远些,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3.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4.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5.重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施熏灸 。6.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男女的**、**、睾丸等不宜施熏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均不宜施熏灸 。7.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熏灸 。8.在熏灸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直内香火灼伤皮肤 。尤其幼儿患者 。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9.偶有熏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10.熏灸施术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王氏直内薰香四季调元馆
4、针灸可以随便扎吗?我想买一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什么地方都可以下针吗?我有阴囊湿疹的毛病,该扎哪里啊
千万要谨慎啊!!最好还是有师傅指导或参加一下培训班什么的 。有些穴位似乎是很重要的,随便扎后可能会影响损伤身体的 。当然了,器具要做好消毒工作 。有些中医药大学可能有中医业余培训的,考试合格后颁发证书的 。具体可以网上查查 。

你好!
针灸当然不能随便扎了啊,你想学可以先买本书,然后捆个垫子练,练好了再扎四肢 。
禁忌书里都写得很清楚 。
一定要消毒好啊,感染了可很难治的 。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

针灸当然不能随便扎了啊,你想学可以先买本书,然后捆个垫子练,练好了再扎四肢 。
禁忌书里都写得很清楚 。
一定要消毒好啊,感染了可很难治的 。

病情分析:针灸治疗疾病是按照穴位进针的,并且进针的手法深浅度都是有要求的,怎么可以自己随便扎呢?
意见建议:

1,针灸扎的位置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下针,就算是按图及说明来作,如果不了解气的运行,有可能会有不良反应 。
2,自己下针比较不顺手,甚而下不了手,如此治疗效果会有差异,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
3,针灸的训练不止于取穴用针,还包含配伍,手法,洁针及消毒程序,禁忌,临床实践,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解剖学等西医课程 。对针灸未能全面了解,不宜下针 。
4,即便是正规的针灸师也少有自己对自己下针,以免对病情不够客观,而造成误诊或误治 。【针灸前后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