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茶会,如赶一场首映

朋友问,“如果我组织一场茶会,你会来吗?”?那是一个非常文艺的女子,她好像在说,“我准备拍一部电影,你来看首映吧?”?细想,组织一场茶会,恰恰好比拍一部电影 。?茶,是一部作品,作者是那制茶人 。如果要感恩一场完美的茶会,最高殊荣必定是给制茶人,一如诺贝尔奖是颁发给作者的 。也许,我们不认识制茶人,没有关系,我们寻常也不直接沟通作者 。茶,涤心物;书,灵魂工程师 。制茶人和作家一样,通过作品,于灵魂深处,与我们寻共鸣点 。?绿茶,是随笔,多见于日常生活,又能升华进思考与感受 。青茶,是小说,侧重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一如独特特征“观音韵”“岩韵” 。红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选材广泛,表现方法灵活,但是神韵明确 。黑茶,是诗歌,一种主情的文字载体,丰富的想象,韵律美,高度凝练,意境无穷,可经历时间的沉淀 。?组织茶会的人,是导演,是组织者和领导者 。导演的任务,是将文学信息转换成视听语言,用演员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技巧的展示并升华原作,是军队的最高指挥者 。当然,无可厚非的会带着个人风格和其美学倾向 。?后期的张艺谋对于形式美的追求大于内容,大场面、大制作、大手笔,让你想到了金骏眉吧?冯氏喜剧,都是城市背景,讲寻常老百姓的故事,却是诙谐幽默充满惊喜,《卡拉是条狗》让你想到了六安瓜片没?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展现的可是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王家卫的电影文艺飘离,《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着29件旗袍演绎的可是种种极致红茶?谢晋导演的现实主义,既歌咏生活的美好,也直面现实的困窘,他的《天云山传奇》是否如普洱??设计茶会流程的,是编剧 。编剧是电影的催化剂,他确保了实际创作的有效进行 。策划茶会,如果有一个得力的编剧,便成功了一半 。茶席设计,包括插花、点香以及设置背景音乐,便是那布景,得处处周全 。情节的展现与演员的意境的传达,全依仗这些 。负责现场事务的,是剧务 。零零碎碎的活儿,不起眼却很重要,创作的和谐与顺溜,依仗他们 。茶会结束后,我们首先鞠躬道谢的该是他们,感谢帮我们添水、置纸、放物与之相关 。虽然,他们的名字甚至不会出现在剧目里 。?泡茶人,便是那电影的主角 。你,要演绎什么样的故事,有着什么样的命运?选什么茶具,着什么衣裳?配什么茶器,戴什么配饰?用什么手法,念什么词赋?同一部作品,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可能会演绎出完全不同的影片 。?周冬雨,像绿茶,二八年华,晶莹剔透,如一方碧玉,清新外表,内秀品质,她的《山楂树之恋》是否让你想到太湖翠竹?陈晓旭,像极白茶,双十年华,清醇飘逸,如一丝甘泉,清雅外形,空灵内质,以至于妙玉用珍藏的梅蕊雪煮水泡茶,却只衬托了林黛玉 。黄茶,首先想到海清,二十五岁的女子,淡然浅熟,经历了闷黄,褪去青草气多些甜香,少了些苦涩多了些醇甜,一如媳妇的美好时代,虽然这是电视剧 。?大嘴姚晨,好比青茶,出镜不靠容颜,在神在韵,在经历了半发酵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美,兼具了红茶的甜醇和绿茶的清香,介于妇女与少女之间 。才女张艾嘉,直接联想至红茶,四十岁的女子,看尽人生百态,半老徐娘,风情才情俱佳,却不世故,可清饮,可调饮 。黑茶,简单含蓄,自律内敛,五十岁以后,不管再经历什么风雨,一切皆空,低调隐喻,充满智慧,首先想到斯琴高娃 。?此看来,组织一场茶会,正如拍摄一部电影 。受约时长,起码是一部微电影 。如果,你受邀参与一场茶会,好比是被邀请参加一场首映 。?我们会根据哪个导演、拍摄哪部作品、偏向哪个主题、由哪些主演、在哪里拍摄、耗资多少等等信息,作一个预判以及赴约准备 。首映,不同于公映 。首映,邀请的是专家以及圈内朋友,小范围公布与讨论,而且是完整版,甚至是多个版本均放映 。参加茶会,如斯 。茶会,是拜读茶作品的私约 。同行的,要么是茶学专家,要么是志同道合的茶友,静静品饮,静静观赏,用身心去感知意念间的共识与未知的美好,体会优秀茶人沉淀下来的精华,领悟茶如人生的精髓 。?那么,今天,你参加的茶会是什么样的电影?【赴一场茶会,如赶一场首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