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养生三要点 “冬病夏治”好时机
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暑节气正是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阳气最盛的时节,因此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有这些慢性疾病的市民,在夏季养生中应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另外,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个时候并不是不能参加运动,而是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一些“慢”运动锻炼身体,如慢跑、散步、太极等 。
适宜“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 。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 。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
养生专家提醒,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中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 。据悉,经过游泳锻炼后,能充分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体内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对防治慢性气管炎,改善肺气肿有良效 。而游泳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心脏的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着 。但即便如此,游泳的时间还是有讲究的,最好选在早上或晚上,且不宜在饭后一小时内进行,游泳前还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 。
“冬病夏治”好时机
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在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这个节气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患者可通过内服外用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 。外敷药可选用白介子20克、元胡15克、细心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 。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 。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 。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
“度暑粥”补气消暑
夏天一直提倡多喝水,但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 。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喝水的时候应该慢慢喝,而不是大口地灌 。对于肠胃不好,或者注重养生的市民来说,喝暖水是最好的,一方面对肠胃刺激不大,另一方面暖水有利于解暑 。
此外,大暑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养生强调要注意补充体力 。清淡饮食能防暑,要多吃新鲜蔬菜 。蔬菜和瓜果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素,还能为人体补充所需的大量维生素 。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多喝水 。
其实,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 。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
另外,多吃一些清凉的食品,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 。大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好,黄鳝补肝脾、除风湿等作用,不但能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上应清淡 。
【大暑节气养生三要点 “冬病夏治”好时机】养生专家提醒,大暑前后还得注意饮食调整理,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
推荐阅读
- 养生文案 适合发朋友圈养生的句子
- 养生分时间:十二时辰的经络养生之道
- 经络养生要点 帮你调节五脏六腑
- 如何养生减肥 生吃蔬菜减肥更佳
- 白领养生减肥妙招 全天性瘦身不停歇
- 踏青一般在哪个节气
- 大雪节气如何养生? 护头暖脚是关键
- 运动和防病是春季养生的重点
- 立秋养生喝什么汤
- 夏天要注意夜卧早起?夏季要注意哪些养生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