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太子参《中国药典》:太子参图片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拼音Tài Zǐ Shēn
英文名RADIX PSEUDOSTELLARIAE
别名孩儿参、双批七、异叶假繁缕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 。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
性状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 。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 。顶端有茎痕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 。气微,味微甘 。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2~4列类方形木栓细胞 。皮层薄,仅数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 。韧皮部窄,射线宽广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 。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 。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温浸,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太子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1)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性味甘、微苦,平 。
归经归脾、肺经 。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
【太子参】用法用量9~30g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太子参拼音Tài Zǐ Shēn
别名孩儿参(《饮片新参》),童参(《上海常用中草药》) 。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大暑前后采挖 。洗净泥土,入沸水中浸烫,约3~5分钟后取出曝晒,当须根干时,即将须根擦光,然后晒至全干 。也可不经浸烫,摘除须根后直接晒干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 。块根长纺锤形 。茎下部紫色,近四方形,上部近圆形,绿色,有2列细毛,节略膨大 。叶对生,略带内质,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 。先端尖,基部渐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端的叶常4枚相集较大,成十字形排列,边缘略呈波状 。花腋生,二型: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小形,花梗细,被柔毛;萼片4;无花瓣 。普通花1~3朵顶生,白色;花梗长1~4)厘米,紫色;萼片5,披针形,背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顶端2齿裂;雄蕊10,花药紫色;雌蕊1,花柱3,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熟时5瓣裂 。种子扁圆形,有疣状突起 。花期4~5月 。果期5~6月 。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富腐殖质的深厚土壤中 。分布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 。主产于江苏、山东 。此外,安徽等地亦产 。
性状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 。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 。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 。气微,味微甘 。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
化学成分根含果糖、淀粉、皂甙 。
性味甘苦,微温 。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
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
③《中药志》:"甘苦,微寒 。"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
功能主治补肺,健牌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用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 。
①《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
②《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
③《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
④《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
⑤《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
⑥《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
复方治自汗: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假繁缕(又名:棒棒草)的根在少数地区与本品同等使用 。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太子参拼音Tài Zǐ Shēn
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 。据《本草从新》、《纲目拾遗》、《饮片新参》等书,太子参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 。现在商品则普遍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虽有滋补功用,但其力较薄 。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ex Pax et Hoffm.[P.Rhaphanorhyza(Hemsl.)Pax]
采收和储藏:6~7月茎叶大部枯萎时收获,挖掘根部(以根呈黄色为宜,过早未成熟,过晚浆汁易渗出,遇暴雨易造成腐烂),洗净,放100℃开水锅中焯烨1~3min,捞起,摊晒至干足 。或不经开水焯,直接晒至7~8成干,搓去须根,使参根光滑无毛,再晒至干足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cm 。地下有肉质直生纺锤形块根,四周疏生须根 。茎单一,不分枝,下部带紫色,近方形,上部绿色,圆柱形,有明显膨大的节,光滑无毛 。单叶对生;茎下部的叶最小,倒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向上渐大,在茎顶的叶最大,通常两对密接成4叶轮生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柄,叶背脉上有疏毛,边缘略呈波状 。花二型:近地面的花小,为闭锁花.花梗紫色有短柔毛,萼片4,背面紫色,边缘白色而呈薄膜质,无花瓣;茎顶上的花较大而开放,花梗细,长1-2(-4)cm,有短柔毛,花时直立,花后下垂,萼片5,披针形,绿色,背面及边缘有长毛;花瓣5,白色,先端呈浅齿状2裂或钝;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 。
蒴果近球形 。有少数种子,种子褐色,扁圆形或长圆状肾形,有疣状突起 。花期4月,果期5-6月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和岩石缝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等地 。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力较强,怕高温,忌强光,怕涝 。具有低温发芽、发根和越冬的特性 。气温在15℃,地温在10℃时缓慢发芽、发根,高达30℃以上停止生长,忌连作 。选阴湿山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为宜,低洼积水、盐碱地、过分粘重或过分贫瘠土壤中不宜栽种 。前作以甘薯、蔬菜为好,可与玉米间作 。
栽培技术 用块根繁殖 。6~7月挖掘块根,用湿沙贮藏 。
或用原地保种法,在5月上旬太子参地里套种早熟黄豆,待黄豆收获后再挖太子参 。栽种期10月 。选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整齐,无伤疤的块根 。栽种方法有平栽和斜栽两种 。平栽按行距15~20cm开沟,深6~9cm,将块根平放于沟内,头尾相接,覆土 。斜栽,将块根斜放于沟内,头向上,尾向下,齐头不齐尾,离地面2cm,覆土 。每1hm2用种量1125kg 。亦可用自然落地的种子,进行原地育苗 。
田间管理 2月出苗后应培土1.5~2cm;除草1~2次,封行后停止拔草 。4月块根膨大,施稀腐熟人粪尿 。雨季需排除积水,以免发生根腐病 。5月多风易旱季节,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防止人畜踩踏 。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可用波尔多液1:1:100液喷射;亦可用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喷射 。
病毒病,可利用种子消.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治蚜虫的传染源等综合防治方法 。虫害有济粮、蛴螬、地老虎、金针虫为害根部 。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2-8cm,少数可达12cm,直径2-6mm,顶端残留极短的茎基或芽痕,下部渐细呈尾状 。表面黄白色至土黄色,较光滑,略具不规则的细纵皱纹及横向凹陷,其间有须根痕 。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或黄白色,角质样;晒干者类白色,有粉性 。气微,味微甘 。(图2)以条粗、色黄白者为佳 。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4-6列方形木栓细胞 。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 。韧皮部窄,射线甚宽 。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占根的绝大部分,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 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 。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有少数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
粉末特征:淡黄白色 。①淀粉粒极多,多为单粒,类圆形,直径4-24μm,脐点星状、三叉状及裂隙状等,小粒的脐点不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②导管主为网纹导管,直径12-24μm 。③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 。④木柱细胞淡黄色,表面观长多角形,壁薄,部分略波状弯曲 。
化学成分太子参块根脂类中含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1-亚油酸甘油酯(glycerol 1-monoli-nolate),吡咯-2-羧酸-3′-呋喃甲醇酯(3′-furfuryl pyrrole-2-car-boxylate)[1],山(艹俞)酸(behenic acid),2-吡咯甲酸(2-minaline),β-谷甾醇(β-sitoserol)[2],另含糖,氨基酸[3],微量元素[锰(13.4μg/g)等〕[4]和太子参环肽(heterophyllin)A及B[5,6] 。
药理作用对机体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即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 。还可增强人体内的物质代谢 。
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注意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
复方治自汗方(《陕西中草药》):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 。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
2.《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
3.《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
4.《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
5.《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
6.《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
- 天麻茎叶
- 鹿晗唱一句凤凰传奇《天上飞》被捧吹 天上飞歌词
- 王永红原创《小草》 小草歌词
- 3部《仙剑》哪一部最值得期待? 仙剑1剧情
- 狮院是什么
- nana寿司
- 上 大宋遗风钩沉
- 七碗茶诗
- 冰梅丸
- 冰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