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茶具特点

人们已由宋时的团茶改饮散茶 。明代初期,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当然不再是黑色了,而是时尚"白色".对此,明代的屠隆就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明代中期以后,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兴起,茶汤与茶具色泽不再有直接的对比与衬托关系 。人们饮茶注意力转移到茶汤的韵味上来了,对茶叶色、香、味、形的要求,主要侧重在"香"和"味".这样,人们对茶具特别是对壶的色泽,并不给予较多的注意,而是追求壶的"雅趣".明代冯可宾在《茶录》中写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客小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 。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 。"强调茶具选配得体,才能尝到真正的茶香味 。
【明清时期的茶具特点】明清两代茶具的民俗习惯以及品种类型都是不同的,到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 。而多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 。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味,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 。如果是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茶,则用玻璃杯直接冲泡最为理想 。至于其他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 。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量多,热量大,会将茶叶泡熟,使茶叶色泽失却绿翠,其次会使芽叶软化,不能在汤中林立,失去姿态;第三会使茶香减弱,甚至产生"熟汤味".此外,冲泡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 。本文来自:茗山生态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