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两篇
文章插图
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 。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 。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
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执政的指挥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 。”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当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你只不过应该广泛浏阅,懂得过去的经验教训罢了 。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 。我小时侯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易》 。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 。像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了 。”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 吕蒙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 。
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 。会见吕蒙,鲁肃和他讨伐天下大事,常常还会辩论不过他 。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 。”吕蒙说:“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这么说,可是不称职啊 。兄长您现在代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经很艰难了,又和关羽接壤,这个人年长而好学,读《左传》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气!只是他太自负了,总是气势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他最大的弱点 。现在如果和他对垒,应该用单复阵,用卿来对付他 。”秘密地对鲁肃说了三条计策,鲁肃郑重地接受了,并且保密 。
孙权经常叹道:“人一边长大,一边这么学习的,像吕蒙、蒋钦这样的,没人比的上 。已经是荣华富贵了,还能这么学习,轻视财富,好意气,德行兼备的人,来做国家的栋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2、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即自立为帝 。曹丕在政治的抱负和成就上虽远不及曹操,但对于文学的重视,则不在其父之下,《典论·论文》记载:“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可见一斑 。
曹丕写过许多的诗歌、散文、辞赋,其中《典论·论文》更是开我国文学批评的先河 。曹丕对于文学的爱好,实有家学渊源 。父亲曹操不但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则更是不在话下,被后人誉为”才高八斗” 。父子三人对当时文学的蓬勃发展,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
曹丕在《典论·自叙》一文里记述了父亲曹操勤于治学,即使身在军队之中,军务繁忙之际,仍随时拿着书本阅读,以充实自己,并常跟曹丕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习容易、思虑专一,但等到长大,就容易忘记所学 。曹丕以父亲的话自我勉励,即使年长之后,仍旧不断努力学习 。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许多马和骡子装书 。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两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 。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 。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 。《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 。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 。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
推荐阅读
- 怎么争夺孩子的监护权
- 小豆一般什么时间种植
- 女性喝普洱茶的危害
- 建筑装饰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哪些
- 粽子的形状是什么形
- 青蛙的特长
- 吃国珍松花粉的功效与作用
- 酥皮洋葱汤的制作方法
- 蜜蜡的作用与功效及药用价值
- 中国的地势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