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 。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 。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 。秦汉时期,已有釉陶的烧制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 。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问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 。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 。”可见其名贵 。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山现了两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 。龚寺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 。传说寺院里有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 。他朝夕观赏 。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 。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着名制壶大师 。供春的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被誉为“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庞用心,怎称神明”.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师傅传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 。因此当时就有十分推崇的诗句:“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有发展 。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其驰名于世 。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 。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当时江苏溧阳知县陈曼生,癖好茶壶,工于诗文、书画、篆刻,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配合制壶 。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画 。其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 。清代宜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在国内外均受欢迎,当时我国闽南、潮州一带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壶,几乎全为宜兴紫砂器具,17世纪,中国的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海船传到西方,西方人称之为“红色瓷器”.早在15世纪,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会了制壶技术,他们所仿制的壶,至今仍为日本人民视为珍品 。
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美术作品 。过去有人说,一两重的紫砂茶具,价值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 。名贵可想而知 。
【陶土茶具介绍】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如专为日本消费者设计的艺术茶具,称为“横把壶”,按照日本人的爱好,在壶面上到写精美书法的佛经文字,成为日本消费者的品茗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 。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新产品 。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烧成的双层保温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的特性 。这种杯容量为250毫升,因是双层结构,开水入杯不烫手,传热慢,保温时间长 。造型多种多样,有瓜轮型的、蝶纹型的,还有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 。艺人们采用传统的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笼、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 。
推荐阅读
- 指纹有哪五个作用 指纹的作用介绍
- ?龙珠传奇人物介绍 龙珠传奇的主演有哪些
- 福建白茶 福建白茶的介绍 福鼎白茶的功效
- 小叶柳
- 夜来香
- 炮掌果
- 黄桷皮
- 滇瑞香
- 佛肚花
- 拍摄婚纱照要注意那些事项 拍摄婚纱照要注意事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