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 L.):别名白菖蒲、藏菖蒲 。 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粗壮 。 叶基生, 剑形, 中脉明显突出, 基部叶鞘套折, 有膜质边缘 。 多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 。 下面为大家介绍菖蒲的详细资料 。
文章插图
菖蒲的资料
形态特征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为天南星科菖蒲属, 全株有毒, 以根茎毒性最大 。 大量误食会引起幻觉 。 其根茎横走, 稍扁, 分枝, 直径5-10毫米, 外皮黄褐色, 芳香, 肉质根多数, 长5-6厘米, 具毛发状须根 。
叶基生, 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毫米, 向上渐狭, 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 。 叶片剑状线形, 基部宽、对褶, 中部以上渐狭, 草质, 绿色, 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 侧脉3-5对, 平行, 纤弱, 大都伸延至叶尖 。
花黄绿色, 花序柄三棱形;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 浆果呈长圆形, 红色 。 花期(2-)6-9月 。
品种分类
有三种植物, 均简称菖蒲 。 如:节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等, 它们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植物, 其功能主治也不同 。
1、节菖蒲:
【【菖蒲】菖蒲的资料介绍有哪些?】又称九节菖蒲、菖蒲 。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 。 性温味辛, 功效开窍化痰, 醒脾安神 。 药材性状:略呈纺锤形, 稍弯曲, 长1~6cm, 直径3~7mm 。 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 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环节, 斜向交互排列, 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 。 质坚脆, 折断面颗粒状, 类白色, 粉性, 有淡黄色维管束小点断续成环 。 气微, 味微酸而麻舌 。
2、石菖蒲
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 性温, 味辛、苦, 功效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 。 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 多弯曲, 常有分枝, 长3~20cm, 直径0.3~1cm, 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棕色, 粗糙, 有疏密不均的环节, 具细纵皱纹;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叶痕, 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有圆点状根痕或残留须根;节部有时可见毛鳞状叶基残留 。 质硬脆, 折端面纤维性, 类白色或微红色, 内皮层环纹明显, 可见多数散列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 。 气芳香, 味苦、微辛 。 根茎呈扁圆柱形, 稍弯曲, 常有分枝, 长3~20cm, 直径0.3~1cm 。 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 粗糙, 多环节 。
3、水菖蒲
又称藏菖蒲, 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 。 性温, 味苦, 功效化痰开窍, 健脾利湿 。 药材性状:形似石菖蒲, 但较粗大, 少分枝, 直径1~1.5cm 。 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 节较稀疏, 节间长2~15mm 。 质坚硬, 断面纤维性差, 呈海绵样, 有多数小空洞, 略有泥腥气 。 根茎扁圆柱形, 少有分枝, 长10~24cm, 直径1~1.5cm 。 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 有细纵纹;节间长0.2~1.5cm, 上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 节上残留棕红色毛须 。 质硬, 折断面呈海绵样, 类白色或淡棕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 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 。 气较浓烈而特异, 味苦、辛 。
文章插图
产地分布与生长习性
原产我国及日本, 前苏联至北美也有分布 。 分布与我国南北各地 。 广布世界温带、亚热带 。
生于海拔1500-1750米(2600米)以下的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 也常有栽培 。 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0-25℃, 10℃以下停止生长 。 冬季以地下茎潜入泥中越冬 。 喜冷凉湿润气候, 阴湿环境, 耐寒, 忌干旱 。
推荐阅读
- 【虫害】桂花的虫害防治有哪些?
- 【铁树】多头铁树盆景制作方法有哪些?
- 【夏季】樱桃树夏季养护方法有哪些?
- 【常见】石榴花有哪些常见品种?
- 【花期】牡丹花的花期控制有哪些?
- 【功效】菊花茶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 【养殖方法】灯笼花养殖方法介绍有哪些?
- 【处理】君子兰僵苗怎么处理有哪些方法?
- 【功效】泽泻的功效有哪些?
- 【养殖方法】福娘系多肉养殖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