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写了哪些景物,观沧海的景色描写( 三 )
扩展资料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 , 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 , 它的感情非常奔放 , 思想却很含蓄 。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 , 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
因为它含蓄 , 所以更有启发性 , 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 , 更耐人寻味 。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 , “如幽燕老将 , 气韵沉雄” , 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 , 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 , 居高临海 , 视野寥廓 ,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 以下十句描写 , 概由此拓展而来 。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 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 , 气势雄浑的特点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 , 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 ,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 , 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 , 草木摇落的季节 , 但岛上树木繁茂 , 百草丰美 , 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 , 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 , 汹涌起伏 。 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 , 仍有着“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运用作者的想象 , 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 前面的描写 , 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 , 与诗的内容无关 , 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
【观沧海写了哪些景物,观沧海的景色描写】参考资料来源:
观沧海 古诗本诗写了哪些景物 , 蕴含的是什 1、全诗实景描写在前四句: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具体包括:碣石山、平静的海水、小岛、岛上林木 , 岛上花草、风吹涌起的海浪 。
实景的特点:是由近及远 , 由静到动 。 这样的描写特点 , 更好的突出了全诗后四句中诗人无穷的想象力 , 带给读者更加震撼的思想冲击 。
2、全诗虚景描写在后两句: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具体包括:日月和星辰 。
虚景的特点是波涛汹涌、吞吐日月 。
3、全诗写景之中 , 能够让诗人情感真正得以喷发的正是“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 , 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 。 请看 , 这就是大海的气魄 , 大海的胸怀 。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 , 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 , 但是诵读全诗 , 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 , 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 , 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 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 , 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 全诗语言质朴 , 想象丰富 , 气势磅礴 , 苍凉悲壮 , 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
推荐阅读
- 营养脑神经的药物有哪些,营养脑神经的药物
- 哪些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生活用品不方便要改进的东西
- 热固性塑料有哪些,国内塑料改性企业排名
- 加盟幼儿园有哪些品牌,最具特色的乡村幼儿园
- 民乐包括哪些乐器,民乐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 可回收物有哪些,可回收垃圾可以收哪些东西
- 餐饮经营范围有哪些,个体餐饮执照经营范围有哪些
- 句式特点有哪些,这个句式特点是先干嘛
- 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三种
- 菊粉不适合哪些人喝,菊粉晚上喝还是早晨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