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写了哪些景物,观沧海的景色描写( 二 )


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 , 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 , 海中山岛罗列 , 高耸挺立 。 周围树木葱茏 , 花草丰茂 。 萧瑟的风声传来 , 草木动摇 , 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 , 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 , 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 我很高兴 , 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 啊 , 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
扩展资料: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 , 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 , 单纯而又饱满 , 丰富而不琐细 , 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 , 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 ,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 , 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 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 , 草木摇落的季节 , 但岛上树木繁茂 , 百草丰美 , 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

观沧海诗人写了哪些景物?怎样写的?写出了什么?有表现了什么 《观沧海》可以分成实写和虚写两类 , 表达了诗人打仗胜利之后快乐的心情和要统一中国的豪迈气概 。

《观沧海》是建安十三年(208)五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绝句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观沧海描绘了什么景象 虚实结合,由远到近,有主有从 。
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这两句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景,全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写山岛,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是近景,是局部.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写大海波涛汹涌的动态.
以上六句描写,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主有从,都是实景.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是说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运行,显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是虚拟之景,想象之词.
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 《观沧海》这首诗 , 从字面看 , 海水、山岛、草木、秋风 , 乃至日月星汉 , 全是眼前景物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 这是写动景;“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这是写静景;“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是作者对景观的赞叹之情 。
大海、山岛、树木、秋声、洪波是实景;日月和银河是联想 , 虚景 。 以上六句写了动静结合 ,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以及宏伟的力量气象 。
《观沧海》
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 , 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 海水波涛激荡 , 海中山岛罗列 , 高耸挺立 。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 , 丰茂的花草 ,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 , 草木动摇 , 海上掀起巨浪 , 在翻卷 , 在呼啸 , 似要将宇宙吞没 。
日月的升降起落 , 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 , 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 啊 , 庆幸得很 , 美好无比 , 让我们尽情歌唱 , 畅抒心中的情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