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怎么形成的,水从哪里来简单答案( 四 )


水是怎么形成的 H2O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 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 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 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

水的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 在自然界, 纯水是罕见的, 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 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 。 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 当然, 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 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 。 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 。 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汽 。 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 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

在20℃时, 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 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 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 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 。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 为1×103kg/m3, 温度高于3.98℃时, 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在0~3.98℃时, 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水在0℃时, 密度为0.99987×103 kg/m3, 冰在0℃时, 密度为0.9167×103 kg/m3 。 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 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 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 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和氧水 。 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 除汞以外, 水的表面张力最大, 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吸附现象 。 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 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剂, 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可溶于水 。

在-213.16℃, 水分子会表现出现厌水性 。 [1]

水的来源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 。 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 。 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 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 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 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 。 另外的观点认为, 原始地壳中硅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映、析出水分 。 也有观点认为, 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 甚至现在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

水和水体的作用

对气候的影响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 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 保护地球不致冷却 。 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 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 使气温不致过低 。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 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 冬天则变成雪 。 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 形成泉水, 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 。 形成一个水循环 。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 。 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 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气, 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

此外, 在自然界中, 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 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

对地理的影响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 从空中来看,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 。 水侵蚀岩石土壤, 冲淤河道, 搬运泥沙, 营造平原, 改变地表形态 。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 。 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 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 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 不能被直接饮用 。 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 。 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 。 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 。 欧亚大陆上的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