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紫苏根腐病与斑枯病的防治技术


紫苏根腐病:主要为害幼苗或幼嫩植株根系和根茎部 。
发病症状:染病后叶缘颜色褪绿变淡, 以后逐渐萎蔫坏死, 由下向上发展 。 有时仅某方向部分叶片沿叶缘向叶柄方向变褐坏死, 最后至全株萎蔫死亡 。 染病植株根部和根茎部多形成不规则黑褐色坏死斑, 几个病斑相互汇合致根系或根茎部呈黑褐色腐烂, 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坏死 。
病原:病原菌为Fusarium sp.属半知菌镰孢霉真菌 。 病菌产生两种类型分生孢子, 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 稍弯曲, 3~5个隔膜 。 小型孢子卵圆形至长椭圆形, 单胞或双胞 。
发病规律:根腐病是紫苏的普通病害, 分布广泛, 发生普遍, 保护地、露地种植都有发生 。 一般发病率5%~10%, 严重地块可达40%以上, 明显影响生产 。
病原: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内越冬, 带菌的肥料和土壤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 其他作物遗留的病组织也可引起发病, 病菌分生孢子还可随种苗传播 。 田间病菌以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借雨水溅射或浇水施肥传播蔓延 。 低洼、土质黏重的地块发病较重, 施用未腐熟的堆肥或施肥、管理不当, 或地下害虫严重致植株根部受伤等诱发此病 。
防治方法:
1. 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植株及病残组织, 集中妥善处理 。 重病地块种植前深翻晒土, 杀灭病菌 。
2. 施足底肥, 增施磷、钾肥, 有机堆肥充分腐熟, 常发病地块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 。 生长期适时中耕,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避免田间积水或因水肥管理不当造成根伤 。
3. 重病地块选用土菌消可湿性粉剂, 或利克菌可湿性粉剂, 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种植前拌细土均匀撒施在地表, 或沟施或穴施在种植沟穴内, 进行土壤消毒灭菌 。
紫苏斑枯病:是由真菌侵害引起的, 病菌越冬主要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 气温在20―25℃, 相对湿度90%以上时, 有利于病害发生 。 重茬地、低洼地、浇水过多、排水不良以及种植过密的地块, 发病严重 。 一般初夏发病, 直至深秋 。
症状:紫苏斑枯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小斑, 后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 。 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最后病斑干枯形成穿孔 。 6月份后高温、多雨 。 植株过密, 通风透光不良, 易发病 。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 。 温暖高湿利于病害发生 。 田间通风透光差时发病较重 。
致病菌为紫苏壳针孢 。 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 球形、近球形、黑褐色 。 分生孢子针状, 无色, 直或弯曲, 基部钝圆, 顶端较尖, 具2-4个隔膜 。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 注意无病株留种, 防种子传病;注意轮作换茬, 避免重茬;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增施磷钾肥,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适合过密, 及时摘叶打杈,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减少菌源 。
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 喷1:1:200波尔多液, 或65%代森锌700倍液, 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 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 或75%百菌清500倍液, 或50%多菌灵5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防治】紫苏根腐病与斑枯病的防治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