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黄河九曲十八弯在哪里,九曲黄河第一湾观光扶梯多长( 二 )


流域概况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 , 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 南孟津间为中游 , 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 河长786千米 。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 , 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 , 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 , 南北宽1100千米 , 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
黄河 , 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 , 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 , 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 , 横穿华北平原 , 急奔渤海之滨 。 它流经9个省;区 , 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 , 行程5464公里 , 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 , 是中国第二长河 。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 , 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 , 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 流域内 , 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 , 1亿左右人口 。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 , 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 , 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 , 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 , 因水土流失,支流带入大量泥沙 , 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 , 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 。 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 , 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 而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还不到1千克 。 黄河是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黄河年平均16亿吨的泥沙如果筑成宽一米 , 高一米的城墙 , 长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38.44万千米)的三倍 , 相当于赤道长度的27倍 。
主要支流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 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
主要湖泊
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
干流峡谷
黄河干流上的峡谷共有30处 , 位于上游河段的28处 , 位于中游段流的2处 , 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 , 没有峡谷分布 。 干流峡谷段累计长1707千米 , 占干流全长的31.2% 。
黄河九曲十八弯
黄河在上游是一条清澈见底、水明如镜的河流 。 数千年来 , 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是少数民族 。 其中 , 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变而成的藏族人民 。 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 , 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 , 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语称 “河”为“曲”. 。 所谓九曲十八弯只是一种概数的说法 , 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性 。
析(赐)支、河曲、九曲是汉、唐时代对黄河上游 , 今青海贵德以上河段的称呼 。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滨于赐支 , 至于河首 , 绵地千里 。 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 。 ”又据汉代桑钦撰《水经注·河水二》记载:“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 , 滨于河首 , 左右居也 , 河水屈而东北流 , 径于析支之地 , 是为河曲矣 。 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 , 在河关之西 , 东去河关千余里 , 羌人所居 , 谓之河曲羌也 。 ”从上述古籍记载看 , 其地理位置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以西的共和、贵南、兴海、同德、久治等县的黄河弯曲之处 。 这里黄河以东南、北、西北、西南、东北之流向形成了一个“S”形大湾 , 即称“拉加-贵德大河湾” 。 因贵德地方在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曾设置河关县 , 意为锁河之关(因县地在龙羊峡尾部) , 故汉代时称这段黄河为“析支河”或“河曲” 。 唐代时对这段黄河又称为“九曲” 。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 , 因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 , 朝廷将距鄯州(今青海乐都)西南六百多里的黄河九曲地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青海历史纪要》) 。 贵德等地黄河沿岸有多处温泉 , 适宜汤沐 。 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 , 这“九曲”就是唐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