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点地梅简介/特点/繁殖知识


【繁殖】点地梅简介/特点/繁殖知识

文章插图

名称:点地梅英文名称:Androsace umbellata
别称:喉咙草、铜钱草
科属:报春花科 , 报春花属点地梅(拉汉种子植物名称)喉咙草(江苏、浙江) , 佛顶珠、白花草、清明花(贵州) , 天星花(云南)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 全株被细柔毛 。 须根纤细 。 基生叶丛生 , 柄长1-2厘米;叶近圆形或卵圆形 , 径3-15毫米 , 基部微凹或呈不明显截形 , 先端钝圆 , 边缘有多数三角状钝牙齿 , 叶质稍厚 。
喜湿润、温暖、向阳环境和肥沃土壤 , 常生于山野草地或路旁 。 但是不论是在高山草原 , 还是在河谷滩地 , 只要有一丁点瘠薄的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 。 它的种子能自播繁殖 。 也可以在冰天雪地中生存 。
点地梅分布产于东北、华北和秦岭以南各省区 。 生于林缘、草地和疏林下 。 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度均有分布 。 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
分布极广 ,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 俄罗斯、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越南、柬埔寨、老挝也有分布 。
【繁殖】点地梅简介/特点/繁殖知识

文章插图

点地梅特点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 主根不明显 , 具多数须根 。 叶全部基生 , 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 , 直径5-20毫米 , 叶柄长1-4厘米 , 被开展的柔毛 。
花葶通常数枚自叶丛中抽出 , 高4-15厘米 , 被白色短柔毛 。 伞形花序4-15花;苞片卵形至披针形 , 长3.5-4毫米;花梗纤细 , 长1-3厘米 , 果实伸长可达6厘米 , 被柔毛并杂生短柄腺体;花萼杯状 , 长3-4毫米 , 密被短柔毛 , 分裂近达基部 , 裂片菱状卵圆形 , 具3-6纵脉 , 果期增大 , 呈星状展开;花冠白色 , 直径4-6毫米 , 筒部长约2毫米 , 短于花萼 , 喉部黄色 , 裂片倒卵状长圆形 , 长2.5-3毫米 , 宽1.5-2毫米 。
蒴果近球形 , 直径2.5-3毫米 , 果皮白色 , 近膜质 。 花期2-4月;果期5-6月 。 花葶通常数条由基部叶腋抽出 , 长(3)5-15厘米 , 伞形花序通常有4-10朵花 , 苞片数枚 , 卵形至披针形 , 长3-4毫米 , 宽0.5-1.5毫米 , 先端渐尖;花梗纤细 , 长1-3(5)厘米 , 通常花后伸长达6厘米 , 开展 , 混生腺毛;花萼杯状 , 5深裂几达基部 , 裂片卵形 , 长2-3.5毫米 , 果期增大 , 长4-5毫米 , 呈星状水平展开 , 具3-6条明显纵脉 , 花冠通常白色、淡粉白色或淡紫白色 , 花冠筒状 , 长约2毫米 , 筒部短于花萼 , 喉部黄色 , 裂片与花冠筒近等长或稍长 , 倒卵状长圆形 , 长2.5-3毫米 , 宽1.5-2毫米 , 明显超出花冠;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 , 长约1.5毫米;子房球形 , 花柱极短 。
蒴果近球形 , 稍扁 , 直径约3毫米 , 成熟后5瓣裂 , 白色膜质 。 种子小 , 多数 , 棕褐色、长圆状多面体形 , 径约0.3毫米 , 种皮有网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