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判不切实际的“滥创新”乱象,不能推动工作还成了工作障碍

近日,有媒体刊文批判过基层不切实际的“滥创新”乱象:文必见“创新”、言必称“创新”、行必举“创新” 。
在一些地方,创新也是必须要完成的既定目标 。或者是因为当地领导想搞一些亮点、挖一批典型,以突出工作成绩,便把创新挂在嘴上;或者是因为上级领导明确了标准,下达了指令,要求下面抓创新,基层不得不把创新提上日程 。其实,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只要创新立足实际、切实可行、能够落实,有利于工作的推动,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问题就出在,有些创新根本就是假创新、乱创新,不但不能推动工作的开展,有的甚至还成了工作落实的障碍 。
说起基层“滥创新”的乱象,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流于形式的假创新 。这类创新偏于“纸上创新”,多是无用的“文字游戏”,简而言之,就是用“新瓶装旧酒”,把一些原有的工作用文字包装一下,取个琅琅上口的新名称、新叫法 。另一种则是离于实际的乱创新 。这种政策创新可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实打实关乎工作的推进,但由于创新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多半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甚至是劳民伤财、自损信用 。
【媒体批判不切实际的“滥创新”乱象,不能推动工作还成了工作障碍】 说到底,创新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推进工作的开展落实,而要切实发挥这一实效,必然离不开实际调研 。因为只有在真正掌握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思路和想法才是切实可行的,那些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甚至是拍脑袋作决定的创新,多半是“面子工程” 。所以,与其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泛滥创新”,倒不如来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精准落实”,毕竟“兵在精而不在多”,质量为王的创新才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