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会失明

病毒性角膜炎复发这一临床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今天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透露 , 日前 , 在基因编辑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相关成果和操作技术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 和《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接连发表 。期待这种全新的抗病毒疗法能够帮助难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 给他们有机会重获光明 。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会失明

文章插图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会失明

文章插图
目前 , 在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伦理委员会的论证和许可下 , 相关团队正在开展基于该技术的初步可控临床应用研究 。或者将来应用扩展到其他遗传性眼科疾病的治疗 。
本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蔡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洪共同主持 。
全球估计每年有150万例角膜单纯疱疹病毒复发 , 导致至少4万人失明 。病毒性角膜炎并非不治之症 , 但无论是阿昔洛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 , 还是角膜移植 , 都不能以任何方式限制潜伏的疱疹病毒数据库 , 使其成为不治之症 。
单纯疱疹病毒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 。它唯一的自然宿主是人类 。因此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人群中极为常见 , 至今仍是一个未被攻克的医学难题 。没有可用的疫苗 , 也没有治愈它的药物 。
单纯疱疹病毒根据抗原特性不同可分为HSV-1型和HSV-2型 。HSV-1感染可以导致许多疾病 。如果角膜被HSV-1病毒感染 , 会引起疱疹性基质角膜炎 , 这是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 。
蔡教授指出 ,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会失明】一些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可以通过接受角膜移植来恢复透明 , 但危机尚未解决 。HSV-1在角膜上皮原发感染和生殖后 , 将通过视神经逆行到达三叉神经节 。在那里 , 他们建立了一个病毒库 。一旦重新激活 , 疾病会复发和恶化 。
失去的和找回的 , 得到的和失去的 。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 , 直接降解病毒基因组甚至从根源上“消灭”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 ,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与基因编辑工具的快速进化相比 , 递送技术的发展极其缓慢和困难 。以此为核心问题 , 研究团队结合基因编辑和递送技术 ,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创的基因治疗递送载体——病毒体-mRNA(VLP-mRNA) 。
作为慢病毒载体 , 它可以高效感染几乎所有细胞 , 其非病毒成分mRNA是短暂的 。该技术解决了基因编辑体细胞治疗的最大技术瓶颈————递送技术 , 有望开启基因编辑体内治疗的最后一公里 。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会失明

文章插图
利用这一递送技术 , 蔡和洪的研究团队对CRISPR基因编辑治疗病毒性角膜炎进行了临床前研究 , 实现了急性和复发性感染小鼠模型角膜向三叉神经节的逆行转运 , 最终清除了隐藏在神经节中的病毒数据库 。
为了证明该治疗技术的抗病毒效果 , 研究团队采用了预防型、治疗型和复发性三种不同的小鼠感染模型 , 发现在这三种不同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模型中 , 有效地阻止了HSV-1病毒的复制 , 从而预防了单纯疱疹性基质角膜炎的发生 。此外 ,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 ,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使用供体角膜有效消除HSV-1病毒 。
作为国内首个基因治疗原创性抗病毒技术 , 从细胞水平研究到动物水平研究 , 再到供体角膜研究 , 实现了步骤完整、论证可靠的临床前研究 。HELP技术以mRNA的形式完成CRISPR/Cas9的工具传递 , 使基因编辑酶Cas9在体内停留时间短 , 可最大限度降低脱靶风险和免疫反应 。
正如特邀评论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金苑教授所说 , 将基因编辑应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 , 是从0到1的创新突破 。本研究证实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动物模型中的基因编辑可以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运输和复制 , 有望成为病毒性角膜炎的全新治疗手段 , 解决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临床问题 。
来源:周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