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大红袍产地在哪里,武夷山市寻峰茗茶业有限公司


大红袍茶叶产地在哪里大红袍产地是武夷山天心岩九龙集石壁上最好, 称为“母树大红袍”, 是大红袍中的极品 。
天心岩九龙集石壁上现存有茶树6棵, 从“大红袍”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 按顺序编号, 上层4棵(历史上称正本), 编号1, 2, 3, 4, 中层1棵为5, 底层1棵为6 。 据调查观察, 这6棵茶树, 虽同属一类型, 但由于从武夷岩茶有性群体品种, 经长期自然杂交演变而来, 因而存在个体间的差异, 大体分为3个不同的株系 。 3, 4号成熟早, 节间短, 叶小而长, 叶面光滑, 叶齿浅, 叶边平, 制成乌龙茶, 岩韵明显(有棕叶香), 香气较浓, 味醇不淡, 叶底黄亮稍暗 。 2, 6号成熟居中, 节间短, 小叶型呈椭圆, 叶质细嫩, 叶齿细不明显, 叶边平, 制成乌龙茶香气较高, 味醇稍薄, 叶底黄亮, 绿叶红镶边适度 。 1, 5号成熟期最迟, 叶齿粗而深, 叶边呈波浪式, 制成干茶香气比3, 4号强, 但不及2, 6号, 滋味似2, 6号, 叶底黄亮 。


历史上的大红袍, 本来就少, 而被公认的大红袍, 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 。
最好的年份, 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
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 折当时大米4000斤 。 前几年, 有九龙窠大红袍茶拿到市场拍卖, 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 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 。
大红袍产地那里, 属于什么茶?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的一个品种 。 武夷岩茶是来自福建武夷山从茶叶的颜色来分:可分为6大茶类:青茶--白茶--绿茶--黄茶--黑茶--红茶 。 (大红袍属于青茶)按茶叶的发酵来分:总体分为3大类:不发酵—绿茶, 半发酵—乌龙茶, 全发酵—红茶 。 (大红袍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武夷岩茶的品种非常多, 根据史料记载武夷岩茶在古时候达1000多个品种 。 目前武夷山保留的茶叶品种多达200多个, “茶王大红袍”也在其中 。 大红袍高贵品质, 生长环境独特, 精湛的制作工艺 。 “母树大红袍”在市面上拍卖了好几次, 价格非常昂贵堪称“世界茶王”一克需要一万元人民币, 在2007年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了, 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 同时大红袍的传统制作工艺第一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古至今无数名人赞美大红袍 。
大红袍哪里生产?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产地武夷山 。 大红袍不属于红茶, 也不是绿茶, 而是属于青茶或者乌龙茶 。
大红袍产地哪里最好大红袍, 产于福建武夷山, 属乌龙茶, 品质优异 。
武夷山气候温和, 冬暖夏凉, 年平均气温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2000mm左右 。 山峰岩壑之间, 有幽涧流泉, 山间常年云雾弥漫,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 。 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 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 日照较短, 更无风害 。
武夷山之地质, 属白垩纪武夷层, 下部为石英斑岩, 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 。 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 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 。 适宜的土壤, 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 。
扩展资料:
大红袍名称来历
1385年, 明朝洪武十八年, 举子丁显上京赴考, 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 腹痛难忍, 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 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 病痛即止 。 考中状元之后, 前来致谢和尚, 问及茶叶出处, 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 将其披在茶树上, 故得“大红袍”之名 。 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
状元回朝后, 恰遇皇后得病, 百医无效, 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 皇后饮后身体渐康, 皇上大喜, 赐红袍一件, 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读 kē)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 同时派人看管, 采制茶叶悉数进贡, 不得私匿 。 从此, 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 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 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 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