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性善论是谁提出的,谁的哲学思想是性善论( 二 )



第(3)种人性论的特点是强调人性本身具有不依赖环境影响的独立自为性 。 在圣明的君主尧的治理下仍然存在着如象这样的坏人;而在瞽瞍这样坏的父亲的家庭中 , 仍然有舜这样道德高尚的人 。 由此而言 , 环境的作用并不能最终决定人性 。 而上述的经验性事实只能告诉我们 , 有些人的人性是善的 , 有些人的人性是不善的 。

上述三种人性论表面上看起来各不相同 , 但是 , 它们却又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这就是 , 它们都是对于已然的经验性事实的解释 , 反过来 , 这些经验事实也显现了人性概念在这里所承担的哲学功能 。 人性的理解发源于这些经验性事实 , 同时它又可以完成对于经验性事实的道德解释 。 由此 , 人性的概念是在一种认知性的哲学框架内得以探讨的 。

二、 以情才代性:孟子对于三种人性论的批判

最值得深思的是孟子对于公都子的回答 , 只有通过这种回答的深刻意蕴的阐发 , 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这三种人性论 , 从而理解孟子性善论与众不同的出发点 。

孟子的回答如下:

(A)乃若其情 , 则可以为善矣 , 乃所谓善也 。 (B)若夫为不善 , 非才之罪也 。 (C)恻隐之心 ,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 人皆有之 。 恻隐之心 , 仁也;羞恶之心 , 义也;恭敬之心 , 礼也;是非之心 , 智也 。 仁义礼智 , 非由外铄 , 我固有之也 , 弗思耳矣 。

在上述引文中 , 孟子表达了(A)(B)(C)三个方面的内容 。 必须看到 , 长期以来 , 人们往往认为 , 孟子的上述论说是孟子在正面阐发自己的理论主张 , 而忽视了它与上述三种流行的人性论之间的关系 。 只是在王船山那里 , 才直接明确地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意义上的深层对应关系 , 根据王船山的发现 , [①]它们之间具有非常齐整的对应关系 , 不过这种对应的方式却是:

(1)—(B)

(2)—(A)

(3)—(C)

在下文中 ,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对应来分别研究孟子对于三种人性论的批评 。

孟子对于第(1)种人性论的批评是:“若夫为不善 , 非才之罪也” 。 这句话是一个省略句 , 它逻辑地蕴含着如下的观念:“至若为善 , 亦非才之功也” 。 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 , 但是孟子却极其简明地回答:为善不是才的功劳 , 为不善也不是才的罪过 。 这里隐含着的意思是:告子所说的本来无善无不善者 , 不是性 , 而是才 , 人的才质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 , 或者更为明确地说 , 善与不善并非一个针对才而言说的概念 , 而是针对性才具有的概念 。 告子的错误在于以才代性 。 所以 , 他的对于人性的如下理解也即“生之谓性”在孟子看来述说的仅仅是“才”而不是“性” 。 “才”按照《说文》的解释是“草木之初也” , 人的才就是人初生的资禀、材质 , 它为善的行为提供了由以出发的初始条件 , 也为不善的行为提供了初始条件 , 但是 , 它却不是为善为不善的充分条件 。 在这个意义上 , 才是中性的概念 , 它与善、不善没有直接的关联 。 孟子告诉公都子的是 , 就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用来述说人的才质而言 , 那无疑是正确的;但就他把才作为性来看待而言 , 他却是错误的 。 因此 , 告子不可能理解他(孟子)的性善论 。 换言之 , 通过才(即告子所说的“性”)来解释人性的善、不善 , 犯下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 而且 , 没有找到善的最终的根源 。 孟子的意思是 , 如果为不善是才的罪过 , 但是 , 天降之才是无殊的 , 每个人初生的材质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 这样一来 , 人的才就是罪过 。 人人只要有才 , 就不能为善 。 这样 , 就必然导致如下的错误观念 , 也即善的行为是以对于才的敌视为代价的 。 这在实践上无疑是有害的 。 所以 , 孟子坚决主张 , “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 但是 , 与此相联系的是 , 为善也不是才的功劳 。 如果有了才 , 就可以为善 , 那么 , 天将之才是没有差别的 , 那么 , 为什么还是有人为不善呢?所以 , 告子把人性归结为初生之材质 , 但是这并不能真正说明人为什么能够为善 , 也不能说明有些人为什么在现实上不能为善 。 从逻辑上看 , 告子的人性论的进一步发展的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