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青网
董红专与他的机械化农业设备 。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衢州5月2日电(张斌 傅飞扬 蓝晨)日前,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詹家镇夏金村一种植基地内,当地的农民们穿着制服,进行机械化作业 。 如今在他们眼里,种粮俨然是一份体面的职业 。
为这份体面“添上一把火”的是该村党支部书记董红专 。 2019年,他获得浙江省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称号 。 “金牛”形状的奖杯是董红专近40年来深耕农业领域的印记,也是他个人脾性的象征 。 董红专说,在成为远近闻名的“米老大”之前,他正是凭着一股牛劲,在贫瘠的土地上闯出一条生路 。
1983年,初中没毕业的董红专辍学种起家里荒着的12亩责任田,之后又从亲戚家流转了20亩田,这32亩田一种就是19年 。 2002年,夏金村换届选举,他当选村委,分管全村百姓的种粮 。
由于当地有水稻育种的传统,董红专起初想靠杂交水稻育种创收 。 然而,从2003年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水稻育种一连亏了三年 。 此后,他改变思路,开始专业种粮 。
2006年至2015年,董红专的种粮事业按下了“加速键” 。 这十年间,他凭借种粮根据地成了龙游县最大的种粮户;建起1200平方米的粮食烘干中心、大米加工中心,延长了产业链,机械化种粮初具规模;创办粮食公司,提供种粮社会化服务……
董红专用于直播带货的工作室 。 受访者供图
“夏金村有6000亩田,换成过去,一年需要3000人每天干活才能种完 。 现在同样的田地,一年下来只要106人就能种完,这是农业机械化的成果 。 ”董红专说,公司现有插秧机27台,拖拉机12台,收割机13台,烘干机16台,还有粮食搬运机器人 。
董红专“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的新型经营模式为当地260多位种粮大户、2.5万余亩农田提供代育秧、代收、代耕等农机服务 。 如今,夏金村的村民们每天跟着他忙得不亦乐乎 。 据了解,该村800多户农民,其中有100多名成为种粮“流水线”的一员,他们年均干活300天,平均收入达5万元每年 。
事业发展稳中带升,但董红专“不甘寂寞” 。 2016年,眼见夏金村丘陵上的橘林因一场冻害成了荒地,董红专引入国家土地垦造项目,对3000亩抛荒山进行开发,实施规模化种粮 。
据此,董红专算了一笔账:按照国家政策,每垦造一亩地,村民能一次性拿到6000元青苗补偿款,3000亩能拿到1800万元补偿款 。 村集体能一次性拿到每亩3000元的政策性补贴,共900万元 。 除此之外,垦造好后的土地统一流转后,村民还能拿到每亩400元的租金 。
对董红专来说,每年最骄傲的事就是临过年时,把一年的土地租金和工资以现金方式挨家挨户发给农户 。 如今,夏金村村集体年均收入超30万元,较五年前翻了10倍 。 村民年均收入从0.75万元增至2.7万元,较五年前翻了近4倍 。
村民和村集体增收后,村子也变了模样 。 据了解,2017年以来,该村建起了物业楼、办公楼、文化礼堂,以前的石子路也变成了柏油路 。
眼下,各地未来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 为此,董红专推出了油菜水稻轮作 。 3000亩地里种下油菜,可供游客赏花 。 轮到水稻种植收割时,又可供游客体验农事 。
今年以来,董红专已带领村民建起“稻鳖共生”生态基地100亩;投入40万元在办公室内安装起数字化操控设备;村里还准备引进新玩意——无人机驾驶舱,遥控远程一按,车子就开始在稻田里作业……
【40年田间守望 浙江龙游“米老大”的共富之“稻”】
推荐阅读
- 【牡丹】牡丹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
- 【芹菜】芹菜秋季田间管理要点
- 《守望先锋》“归来”开启β测试人数达150万
- 健康知识|皮肤病怎么治,局限性硬皮病40年没管
- 【种子】小麦种子繁育田间去杂技术要点
- 【小麦】小麦田间选留种及适时收获技术
- 【苦瓜】棚室苦瓜的田间管理技术
- 《守望先锋2》测试开始后暴雪看到了该游戏的播放量最高数据
- 【栽培】石斛的田间栽培技术有哪些?
- 学习知识|守望先锋怎么改名,守望先锋怎么改名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