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传统杨式太极拳基本习练技法 医武结合练太极( 四 )


《技法》对以上碾步的说明, 笔者也不敢苟同 。
前两种碾步, 在套路中出现较多, 是拳式连接和规范弓步的重要环节 。 两种碾步的目的, 都是为了轻松自然地从一个拳式过渡到下一个拳式 。 所以, 在换步时应身体后坐, 使前脚变虚, 然后转腰带动脚掌向外碾转 。 杨振基老师说:“……进步必后坐使前脚变虚, 腰带脚掌转动, 摆好位置后, 后腿往前送身体重心至前脚, 前脚承担全身的重量, 后提虚脚动步”(《杨澄甫式太极拳》第1 3页) 。 他把这一要领叫作“先坐实, 后转腰” 。 这与杨班侯之子杨兆鹏先师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广西教拳时要求学生“先虚实, 后左右”的意思完全一致 。 跟随杨澄甫宗师习拳并帮助整理《太极拳体用全书》的郑曼青先生在《体用歌》中也写到了换步法:“足欲向前先挫后(压低、后坐之意——笔者注)…… 。 ”对于有些拳家主张实脚转向或转体, 杨振基老师认为, 实腿转动是硬拧, 不能做到腰带手脚转, 硬拧时间长了会损害膝关节, 同时虚实上也分不清(严翰秀《杨振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 见《杨澄甫式太极拳》第200页) 。 笔者认为, 杨振基老师的打法符合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拳法拳理 。 《技法》还说:实体碾转, “前弓脚的重心一定要移动到脚跟上, 此时前脚掌虚贴地面, 后再转体……由膝带动, 以脚跟为轴脚掌轻贴地面向外碾转” 。 这也与拳法拳理相悖 。 拳论说:“一动无有不动, 一静无有不静 。 ”打拳必须周身一体, 上下相随 。 如果身体重心不后移, 那么, 其全身重量必然仍在前弓脚上 。 那么, 前弓脚的重心又怎么能够“移动到脚跟上”?腰不带动, 膝又如何带动脚掌“向外碾转”?这样, 岂不又成了硬拧、更转了吗?
至于大角度转体后形成弓步时, 是后脚内扣碾转, 还是脚跟后移碾转?《技法》选择前者而摒弃后者 。 因其认为, 后者“脚跟向后移动的同时, 劲力是向后下方泄去, 与弓势相悖” 。 笔者认为, 《技法》这一论述, 也无拳理拳法依据, 实属牵强 。 因为, 弓步之步长(两脚之直线距离)对功架的运行和对上身的支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所以, 脚掌内扣还是脚跟后移, 须根据转体后弓步定型前的步长而定 。 步长偏大或适中, 宜内扣脚掌以保持步长的稳定 。 若步长偏小, 宜脚跟后移以调整, 增大步长以使其适中 。 因此, 两种碾转方式均属可行之列, 但要根据步长而定 。 对于后者劲是否“向后下方泄去, 与弓势相悖”?笔者认为, 非也 。 因为, 在传统杨式太极拳中, 任何拳式的过渡动作都必须于该拳式定型前完成 。 因而, 在大角度转体之后弓步定型之前, 碾步动作(即脚跟后移)已经完成 。 当弓步定型或发劲时, 两脚掌已沉贴地面, 并以前撑后蹬之劲把身体向前送出, 劲力自然不会向后下方泄去, 也不会与弓势相悖 。 相反, 因脚跟后移, 调整和适当增大了弓步步长, 使步长适中, 弓步发劲更为松静沉稳 。
以上观点乃一家之言 。 如有谬误, 请方家、读者及李亚萍先生指正 。

【也谈传统杨式太极拳基本习练技法 医武结合练太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