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不惊 , 不知青春已尽 , 岁月已逝 。 徒留下多少悔恨 。
远看山有色 , 近听水无声 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是什么? 远看山有色 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 王维 。
远看山有色 , 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 , 人来鸟不惊 。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特点是什么? 出自宋代诗人道川禅师的《画》
远观山有色 , 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犹在 , 人来鸟不惊 。
头头皆显露 , 物物体元平 。
如何言不会 , 祗为太分明 。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但却以讹传讹很久的 。 小学语文课本中录用了这首诗的前半首 , 并依据历代流传版本更动了诗中的个别字 , 即“远看山有色 , 静听鸟无声 , 春去花还在 , 人来鸟不惊” , 但教材没有标注诗的作者和产生年代 , 而笼统地以“古诗”标之 。 关于诗的作者 , 长期以来 , 有唐代王维说 , 僧人大川禅师说 , 元代王冕说 , 明代唐伯虎说 , 清代高鼎说等多种版本 。 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 大多都属于臆想猜测以及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而已 , 甚至有人根据对于该诗前半首的片面理解 , 认为该诗源出于描述一幅画 , 并冠以《画》的诗题 。 是啊 , 画上的山看得见颜色 , 画上的水听不到声音;春天过去了 , 画上的花依然盛开;人走近了 , 画上的鸟却丝毫也不会被惊扰——表面上看起来很合适的!
但是 , 如果这样体会的话 , 诗的后面四句就完全无法理解了 。 前四句和后四句 , 竟然完全不相干了 , 这是很不合适的 。 实际上 , 这首诗是一首阐述禅理的诗 , 描绘的是清净自性 , 以及清净自性对于一切显现的观察 , 是不同于普通思维心对于境界之观察的 。 自性见山 , 虽然有色相 , 有也是无 , 幻相而已;自性听水声 , 声声不实 , 有声也是无声;自性观春花 , 没有取舍 , 当下即是自性 , 所以春天虽然过去了 , 自性之花却并未凋谢 , 自性不生灭的缘故;人来了 , 鸟因为妄想心的缘故而惊飞 , 鸟的自性却依然如故 , 不曾有任何惊扰 。 鸟虽然不明白 , 禅师则清清楚楚 。 就这样 , 一切显现 , 头头是自性大道;万事万物 , 本性都是清净自性 , 本来平等 。 为什么禅师这样苦口婆心地说 , 人们却不明白呢?只是因为啊 , 人们陷入了分别思维当中 , 把自性的当下妙明 , 转变成了思维心的分别而明了 。 这第六意识心的分别和攀缘 , 就是一切众生“病”的根本 。 只有放下它 , 才有明心见性之份 。
wd1q2w3e4r5t注:回答是唐代王维的《画》也不算错
唐诗"远看山有色 ,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 人来鸟不惊"的作者是谁 画
王维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 , 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 , 在近处听流水 , 应当听到水声 , 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 在春天盛开的花 , 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 而画上的花 , 不管在什么季节 , 它都盛开着 。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 , 它就会受惊飞走 。 但画上的鸟 , 即使你走近了 , 它也不会惊飞 。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 , 其实正是暗中设谜 , 写出了画的特点 。
推荐阅读
- 全职猎人漫画作者是谁,全职猎人漫画新版在线
- 和平鸽的作者是谁,和平鸽是哪位画家画的
- 那些逃离的人们
- 流光飞舞的世界
- 夏日是如此盛大又单纯
- 汪曾祺的“吾与点也”
- 中国人的热汤
- 这故事的主角,其实是丽贝卡
- 万物中有无尽藏
- 什么是绿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