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 , 入门引路须口授 , 功夫无边法自修 。 开始学拳时 , 最值得做的是找到好老师----他是一位能把拳理讲清楚的老师 。 就像找大夫看病一样 , 要找就找专家门诊 , 因为专家很快会给你找到病因 , 对症下药 , 让你花钱少、痛苦少 。 如果你图便宜找了个庸医 , 结果花了你的钱 , 耽误了你的病 , 还让你受了疼 , 回头还得再来 。 所以找太极拳老师时宁可多花点钱 , 也要让好老师把你直接带到正确的路上 , 否则花了几年冤枉时间和金钱也搞不明白究竟 。 一般来说 , 经过名师两、三年捏架子 , 每天训练3~4小时 , 即可达到自己盘架子的程度 。 俗话说“三年一小成”也就是这个意思 。
塑形三部曲
第一部:塑造骨架:塑形首先要把人体上的各块骨头安装在合适的空间位置上 。 人体的骨骼如同框架高楼里浇筑的框架 , 它们在空间的排放位置决定了人体的整体结构 。 肌肉如同楼房的隔墙 , 是骨骼的附着物 。 如果骨架端正 , 则人体处于最省力的状态 , 肌肉才有可能放松 , 才能为内气通畅提供平台;如果骨骼搭建得不端正 , 则身体歪斜 , 就像倾斜的楼房一样 , 需要肌肉去拉扯而保持平衡 , 肌肉紧张而影响内气前行 。 所以塑形的第一步先要把骨骼搭建好 。
什么样的形状才算好呢?按照运动生物力学的观点 , 圆裆、腰端、胸含、臂延、轴转、脚捻为最好 , 既能稳定自己 , 又能打击对方 , 攻防兼备 , 这是“太极拳动作要领六字诀”诞生的科学根据 。 圆裆会使下盘稳定而灵活 , 让两腿相互照应;含胸展臂会让两臂相互贯通;直腰松腰塌腰会让上下盘连接紧密 。 如此一来 , 上下连贯 , 左右呼应 , 则周身一家 。
第二部:对正关节:关节存在于两块骨头之间 , 是骨头与骨头之间的连接物 。 完成第一步后 , 说明已经把各个骨头摆到了合适位置上 , 第二步要调节相邻两块骨头之间的连接物 , 即关节 。 使两块骨头摆顺 , 让内气顺畅地传递 。 一旦产生内气后 , 即可高效地从丹田传到四稍 。
第三部:放松筋肉:筋肉是骨头上的附着物 。 搭建好框架主体后 , 接下来应该调整其附着物了 。 筋是肌肉和骨头之间的连接物 , 它和肌肉一样具有弹性 。 人体的劲力产生于筋肉的伸缩 , 其大小基本上是按照胡克定律来计算的 。 太极拳内气本质上是周身筋肉有序化的伸缩运动 , 从而使能量蠕动传输 。 欲使内气畅通 , 必先筋肉放松 。 放松之后 , 才能感受到“节节贯穿”、“行气如九曲珠” 。
总之 , 塑形是太极拳修炼的基础 , 它能为内气行进提供通道 。 如果练习者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塑形 , 搭好结构、摆顺关节、放松筋肉 , 结合意识放松 , 心态豁达 , 则如此得来的太极拳架形宽大舒畅气度非凡、内气开合鼓荡酣畅淋漓 。 后加之世界观的修炼 , 必能达到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 。
(作者吴颖锋系陕西省协会副秘书长 , 西安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 西安同一太极拳交流培训中心校长)
从博友依然处读到 。 很受启发 。 转录在此处 , 我也时时看看 。 最近正在盘拳 , 知道文中所言不差 。
怡然按语:下面一文据说是黄忠达老师的文章 , 觉得有点味道 , 存在此处不时可以看看 。
警惕套路
套路 , 就是拳势组合的架子 , 一般都有若干式 , 打套路被称为行功走架、盘架子 。 太极拳传习至今 , 最流行的就是套路了 , 套路多得无法统计 , 普罗大众对太极拳的主要印象也就是套路 , 而广大练习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也一般是局限于套路 。 套路越多 , 似乎意味着太极拳越兴旺 , 然而武学明师们都说 , 太极拳传来传去 , 越传越丢东西 , 本来完整的体系 , 变得支离破碎、狭隘化、表面化 。 以至于很多人在问:当今市面上流传的太极拳 , 还是「拳」吗?
推荐阅读
- 竞技推手训练法 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
- 试谈裆走锅底型的体会 太极拳是超常功夫
- 从三位太极拳宗师的经历看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胯是大拳头
- 从出汗看练习太极拳的层次 太极放松真谛
- 太极拳“裆”部的运行轨迹 螺旋走劲调整气血
- 分手了该怎么挽回,分手后男方寄东西套路
- 女性警惕私处五种异常症状 小心患上炎症
- 女性警惕六大养生误区 长期用冷水刷牙
- 林墨根太极内功 太极拳的转腰功
- 太极拳练“过”会伤身短命的 正骨开腰得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