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调身的身法: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顶、吊裆、裹裆、护肫、气沉丹田、腾挪闪战等身法要领,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是分不开的一个整体运动 。 含胸, 是在锁骨以下二三寸处, 肋骨微合, 胸往下沉, 从锁骨到心不可弯曲(也就是“窝胸”) 。 拔背即大椎骨要拔高, 背要撑圆, 但不能“躬背”, 即含胸拔背两者同时进行, 一个动另一个相应也要动 。 与此同时, 松肩、沉肘作用于含胸拔背 。 使“内气”布于两膊, 形于手指 。 提顶吊裆, 提顶要虚灵, 它需要外形帮助, 往上顶劲, 不仰脸, 不低头, 要下颏微收, 提顶并不在中间起吊裆作用, 但要拎尾骨与小腹和顶劲中心成一条直线 。 吊裆也要有外形的帮助, 用尾尖前移一二寸, 但意识要放远, 吊裆需要两臂两膝帮忙, 要相互联系, 要相互配合不可分离, 这就是裹裆 。 护肫与其联系更重要, 更要严谨恰当, 否则它会影响空松和支撑八面的功法 。 护肫是两肋下边的软裆处不能扁掉, 要使其圆满, 要保护它, 如果中间扁了, 气就会受到阻碍, 就不能使气沉到丹田 。 腾挪闪战也就是刚柔相结合, 与松肩相结合, 要“ 刚柔相济”, “似动非动”, 这就是腾挪 。 闪战即是方向, 实股是阴, 阳可向任何一个方向延伸 。 我们讲身法, 可以一个一个地来讲, 讲得越深、越透、越详细、越具体越好, 但在行功时, 身法不可缺一, 它是一个整体, 互为联系, 互为配合, 互为作用 。 能够做好以上调身要领, 功夫就能达到六七层, 当然它要靠行功走架来诸条验证, 诸条来完成 。 同时要与“调心”的一个“静”字互为帮助 。 先师郝少如先生指出:“拳可以不放在身上, 动作全在静中产生, 不静则不专心 。 ”
二、调心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
这里讲的“调心”不是人之“肉团”之心, 而是说人的精神, 人的思想, 人的思维意识 。 需要做到无私无欲, 达到复归于婴儿的赤子之心 。 做到心清静, 性空明, 方能包容众生, 纳天地之正气, 方能无嗜欲, 无烦恼, 与世无争 。
1.调心就是调整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 。 调心主要是调整人的思想意识, 去除私心杂念用新的思想意识(即大公无私心装世界之胸怀)去面对周围事态发展和周围之环境, 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放松”和“求静”(放松和求静我在《精武》杂志2010年第一期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在此就不再重述了) 。 练太极拳能够达到“放松”离不开“求静”、即意守丹田, 这两者是互为联系、互为作用的同步功法, 你能静下来, 就能放松, 你能放松就能静下来, 这两者是调心的“真谛”和“精髓”, 是学者必须修炼的功法 。
先师郝少如对思想意识有这样的论述:“打拳不能离开意识, 以意领拳, 拳才能不放在身上, 从而最后达到忘形 。 ”练功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要和颜悦色, 心平气和, 去除杂念, 达到放松的状态, 要做到“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
2.调心要用桩功来辅助完成放松和人静, 调心能够使全身放松, 能够尽快入静, 如何才能达到呢?实际达到这层功夫, 应该是在第二阶段四至六层的功夫了, 因为你在初级阶段不必去练桩功, 只要把盘架子(形体), 身法要领练上身(劲整), 精神要饱满(气势)就可以了 。 但到第二阶段就有必要用桩功来辅助完成调心、调息的功法 。
最好在第二阶段, 有四至五层功夫时, 练桩功 。 练桩功决不能练“枯桩”, 枯桩容易“烧干锅”, 练而无效, 易出偏差, 最好在明师的指导下进行练功, 因为桩功不但要具备调身、调心的功法要领, 而且也要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 注重调息地练功 。 这样有正确的练功方法, 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登上上乘功夫 。 关于桩功, 在另章详细阐述 。
推荐阅读
- 知劲、折叠、懂劲 陈式太极拳的发力
- 癌症患者可多练太极拳 学练陈氏太极拳十三要
- 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 太极拳的由来
- 陈式太极拳行拳要则背诵篇 太极拳论解
- 陈式太极拳实战 太极拳实战技击
- 太极拳-文武兼备、内外兼修和阴阳求中 太极拳问答
- 张绍堂谈太极拳实战能力 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严昭法
- 浅谈太极拳中的呼吸方法 王二平谈太极拳理与处世之道
- 太极拳教程、种类介绍 太极拳懂劲指明
- 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问题说 太极拳中的名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