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手的动作必须不能完全被腰带动-魏坤梁 拳之法 以眼为纲( 二 )


综上所述 , 结合自己近四十年的练拳实践 , 我认为 , 传统杨式太极拳在“眼法”上应重视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心静神宁 。 “眼法”实际上也是“心法” 。 “心为神之舍”、“眼为心之苗” , 这些论述都是太极前辈的经验之谈 , 至理名言 。 “心为神之舍”告诉我们:心是神安居之地 , 神不守舍 , 就是“神”没有安在“心”上 , 而是在外面乱游;“眼为心之苗”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能反映你的心意 , 如果心如止水 , 全神贯注 , 自然可以透过眼神反映出你的精、气、神 , 如果心与眼不合或眼神与动作不合 , 就会出现心手无应 , 神无主宰 , 全身失统 , 五神无主、东张西望、四处乱看的“走神”现象 。 所以 , 练“眼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练“心法” 。
第二、要蓄眼神 , 目内视 。 要在虚领顶劲、下颌微收、立身中正的前提下 , 两眼平视前方 。 “蓄眼神”就是眼要‘内视’ , 眼球微向后收 , 目光视对方一点而罩住全面 , 两眼平视前方 , 目光自然 。 既不要朦胧似睡 , 闭目练拳 , 也不要俯首 , 低头看足 , 更不要把“蓄眼神”错误地理解为目若垂帘 , 把中眼观鼻 , 鼻观心的“眼法”要求生搬硬套到太极拳上来 , 练拳时两眼无光 , 如瞎子摸象 。
第三 , 要以眼领手 , 眼在手先 。 以眼领手 , 就是眼睛要领着主要动的手 , 眼要随主手的方向前视 , 而用眼睛的余光顾及另一手 , 眼神要照顾全面 , 但又不是像猴照镜子那样死盯住眼前的手 , 形成呆滞之像 。 另外 , 如果主手离开了眼睛平视的范围 , 就可以不去顾它 。
第四、头、身、手、眼要协调一致 。 傅钟文老师在谈到眼法时曾说过“眼神平视 , 要贯注而活泼 , 当每式变化 , 视线要随身法而转移 , 切忌目光呆板或野顾 。 ”行拳走架时 , 头要随着主手的方向转动 , 眼要随主手的方向向前平视 , 眼神的转动方向要与身体的转动方向相一致 , 使上下相随 , 前后相连 , 左右相照 , 内外相合 , 增強挙架的整体性 。
第五、要“神聚于目” 。 就是把精、气、神都集中在眼睛内 , 眼光要像手电筒一样 , 把光都集中在灯泡周围 , 这样才能光芒四射 , 照得又亮又远 , 有强大的穿透力 。 练太极拳时 , 要心神柑接 , 神聚于目 , 形神合一 。 心想着拳 , 神守着拳 , 眼关注拳 , 精神专一 , 目光所至 , 令对方不寒而栗 , 胆颤心寒 。

(一)的“以腰带手”是“沾粘连随”的基础之一尤其高人一筹之处 , 也是其它所没有的法宝就是自己一受到他人攻击 , 首先的反应就是“沾粘连随” , 使得自己被他人攻击到的手臂就像是一团烂泥粘贴到了对方用以攻击的手臂上 , 使得对方不仅如同是攻击到厚厚的海绵上 , 攻击被缓冲 , 而且瞬间由于攻击者的主动与被攻击之自己的体位、姿势、步法等等被动的灵活迅速变化 , 因而对方攻击的力量不能落实、攻击被引偏落空 , 还可能使得对方形成背势 。 这种情况在正确的传统推手中可以淋漓尽致地体会到 。 拳这样“沾粘连随”的机理之一在于全身在动态中都是放松的 , 而且除了腰骶部位以外都是毫无主动的 , 因而全身肢体是没有顶抗力的 , 所以会出现被他人攻击到的手臂对于他人而言就像是粘贴到了一团烂泥与厚厚的海绵上 , 出现攻击被缓冲的效果 。 “沾粘连随”的这种动态放松也正是拳具有尤其优越的健身祛病功效的机理之一 。 太极拳“沾粘连随”的机理之二是毫无主动的全身肢体的动作都是“如练”一般地由脚开始延续至手之一体性的 , 力量的来源在脚 , 所有动作都是放松的腰骶部位在操纵 。 这就是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与“命意源头在腰隙”等等 。 这就像传统的提线木偶 , 看上去在戏台上表演的木偶是主动地做出各种动作姿势 , 其实木偶的表演是戏台上面的人手在操纵 , 木偶是根本没有主动的 。 太极拳看上去有各种各样的手臂动作 , 其实在这些动作中手臂也是没有主动的 , 都是腰骶部位适当主动地通过两胯在操纵的 。 正是由于处于全身下部的腰骶部位具有一定的主动 , 因而太极拳的变化能够既沉稳又轻灵 , 使得没有主动的肢体能够“随人而动”地进行“沾粘连随” , 在对方攻击的瞬间出现对方攻击的力量不能落实、攻击被引偏落空与对方形成背势这样的效果 。 而腰骶部位通过两胯操纵全身动作其实又是全身能够动态放松的条件 。 腰骶部位通过两胯操纵全身动作的技能对于太极拳的“沾粘连随”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基础之一 。 由于这种技能操纵的枢纽是腰骶部位 , 这种技能又被称为“以腰带手” 。 又由于腰胯以上的身躯是没有主动而随腰胯而动的 , 这种技能总是表现为身躯带动手臂 , 因此 , 太极拳的“以腰带手”又被称为“以身带手” 。 太极拳所有的技能可以概括为“沾粘连随”与“发劲攻击” ,  发劲攻击是一瞬间的事情 , 其余都是沾粘连随;而在太极拳的套路锻炼中每个拳式练习除了形成定式似停非停之时是模拟发劲攻击外 , 其余练习其实都是模拟沾粘连随 。 太极拳推手的练习最主要也是沾粘连随的锻炼 。 由此可见沾粘连随对于太极拳的重要 。 “以腰带手”既然是“沾粘连随”的基础 , 因此 , 太极拳锻炼是必须追求“以腰带手”或“以身带手”的 。 (二)太极拳的“以腰带手”对于“随人而动”必须是后台辅助性的、外不露形的太极拳锻炼是必须追求“以腰带手”或“以身带手”那是不容怀疑的 。 然而 , 必须明白太极拳的“以腰带手”仅仅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一个基础 , 仅仅“以腰带手”是不能形成“沾粘连随”的 。 因为“沾粘连随”的核心要素是“随人而动” 。 能够“以腰带手”尚属于太极拳的初步 。 要使得“沾粘连随”能够形成 , 还必须使得“以腰带手”成为“沾粘连随”的后台操作而外不露主动的形迹 。 而且 , 只要是“沾粘连随”的动作 , 自我感觉也是不能完全“以腰带手”的 , 而是肢体反应必须处处模拟、体现、满足被动的“随人而动” , “以腰带手”只能是起到辅助“随人而动”的作用 , “以腰带手”不能喧宾夺主地干扰、撇开“随人而动” 。 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又被称为“牵动四两拨千斤” 。 郑曼青先生将其比喻为放牛娃牵牛 , 放牛娃“四两”之力牵动的是牛绳 , 牛绳将“千斤”之牛“拨”动其实是牛自己主动的行为 。 并不是牵牛绳的“四两”之力能够“拨”动的 。 而且如郑曼青先生根据杨澄甫先生的传授所说 , 这“四两”之力是不能再大的 。 如果牵牛绳的力超过了“四两” , 牛就反而会“拨”不动了 。 这就像虚掩的门会使得一个用力推门的人失去站立平衡跌倒 , 原因是这扇门的转动是完全被这个人推动的 , 不是这扇门自动转动的 。 如果这扇门是在自动转动 , 这个人就反而不会用力推门 , 也不会失去站立平衡跌倒了 。 比照“牵动四两拨千斤” , 这“四两”之力就像是门轴的润滑剂而已 。 这样“四两”的“润滑剂”对于太极拳“沾粘连随”而言 , 就是“以腰带手” 。 就是说在“沾粘连随”的“牵动四两拨千斤”中 , “以腰带手”只能是起到以“四两”之力来暗暗地“牵动”身躯肢体的作用而已 , 自己的身躯肢体的变化主要只能是表现为被动地被对方的力量所作用动 , 这样才能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 。 如果不是这样 , “以腰带手”能够被对方感觉到了 , 就像是虚掩的门会自动地转动打开了 , 推门人也就不会用力去推了 , 就不能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了 , 也就是“沾粘连随”被破坏了 。 在正确的传统太极拳推手中 , 这一规律是百试不爽的 。 因此太极拳套路练习 , “以腰带手”虽然有一定的主动 , 却不是完全自由主观地主动的 , 对于“随人而动”而言 , 必须是后台辅助性的、外不露形的 , 是必须隐藏于“随人而动”之内的 。 也就是说练拳中的“以腰带手” 必须体现、模拟为“随人而动” 。 (三)“以腰带手”怎样体现、模拟为 “随人而动”太极拳套路练习是不与他人接触的个体活动 , 怎样能够使得“以腰带手”体现、模拟为“随人而动”?怎样使得“以腰带手”隐藏于“随人而动”之内呢呢?太极拳先人留给了太极拳后学继承者们一个很好的方法 , 那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里所说的“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 。 故练时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进退之伸缩、气息之宏细、顾盼之左右上下、腰顶背腹之俯仰 , 须知各有常度 , 不可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轻忽重、忽伸忽缩、忽宏忽细、忽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匀也 。 ”这一段经典论述总括起来一个字 , 就是练太极拳要“匀” 。 许多人练太极拳将“匀”理解为主动的“匀速”控制 , 那显然是不符合“沾粘连随”的 , 因此是不正确的 。 应该认识到练太极拳“匀”的实质就是要表现、模拟“沾粘连随”的“随人而动” 。 也就是太极拳的“匀”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怎样“任他巨力来打我”地“被动”地使得攻击着“终不得力”地形成“背势”与“落空” 。 “匀”不是脱离“沾粘连随”主观、主动地仅仅将动作进行“匀速”控制 。 如果动作是这样的“匀速”控制 , 对于太极拳锻炼而言 , 那是东施效颦、画饼充饥 。 那么 , 怎样以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这样的“匀”使得“以腰带手”体现、模拟“随人而动”?怎么使得“以腰带手”隐藏于“随人而动”之内呢?以下三点是应该注意的:其一、适当地将肢体运动的惯性模拟为别人的攻击作用 。 肢体的运动无论快慢都是有惯性的 , 尤其是肩臂越放松 , 不仅越会体会到手臂在空气中运动的阻力变大 , 而且会感觉到手臂运动的惯性变大 。 手臂的运动就会像是滑翔飞机具有了手臂本身的惯性运动 。 这种无需身躯给予动力的手臂本身的惯性运动正好被适当地利用来作为模拟由于别人的攻击作用而引起的手臂的被动运动 。 “以腰带手”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适当顺从、配合这种“惯性运动”的前提下适时地以身躯的动作给这种“惯性运动”补充、添加一点点微小的动力 。 比如倒撵猴 , 身躯先是在腰的作用下以左胯为轴微微地弧形右转 , 拖动了右手后移 , 接着右手的后移既有身躯继续右转对右手带动的作用 , 又有右手后移惯性的作用 , 所以右手后移的运动轨迹并不表现为完全是被身躯的右转所带动的 , 而是具有沾粘连随的引进特征了 。 而当右手到了手腕接近胸腹正中线 , 体现为对方攻击将落空 , 身躯就可以在腰的作用下开始以右胯为轴左转 , 身躯的左转又给予了右手一点力量作用使得右手继续往右后方弧形移动 , 接着右手的往右后上方移动是既有身躯继续左转对右手带动的作用 , 又有右手往右后上方移动惯性的作用 , 出现了沾粘连随使得对方落空的特征了 。 这样的动作练习在适当顺从、配合这种运动惯性的前提下 , 就会感到手臂在运动中既有阻力、有浮力 , 又有手臂本身的惯性动力 , 从而使得手臂的活动既是被自己所操纵的 , 却又不是完全被自己所控制的 。 这就像是海上行驶的帆船 , 帆船借风的力量作为动力 , 操纵的帆船的舵手 , 但是帆船又不是完全能够被帆船控制的 , 帆船还是表现为在被风所吹动 。 练太极拳手臂的活动与其相似 , 应该表现为被别人推动、不完全是被自己所控制的 , 其中包括手臂运动的“匀速”也不是完全被自己所控制的 。 这样的“匀”就体现出“被动”的“沾粘连随”了 。 能够这样的关键之一就是“以腰带手”无论是现象还是感觉都不能明显 , 不能明显出现以身躯的动作来催动、拖动、带动手臂动作的动态、不能出现由于身躯的带动使得手移动的速度变快 。 如果“以腰带手”使得手移动的速度变快了 , 那就是“以腰带手”喧宾夺主太大了 , 将“沾粘连随”破坏了 。 例如许多人揽雀尾的捋 , 手要么是出现了本身的主动 , 要么是明显出现了被身躯主动的带动 , 那么这样的动作就不是太极拳的动作了 。 推手的主要目的也是锻炼沾粘连随 , 如果在推手中 , 按的时候主动地“以腰带手”将对方的手往对方推 , 捋的时候主动地“以腰带手”将对方的手往自己的侧方带 。 看似十分主动地掌控着推手的主动权 , 其实这是外家拳的行为 , 对于太极拳而言 , 那是属于各种破绽毕露的动态 , 原因也是违反了沾粘连随 。 其二、身躯与手臂的动作必须符合整体被动运动的特点 , 不能出现明显的“拖车”现象 。 所谓的“拖车”现象 , 就是一辆没有动力的汽车被前面有动力的汽车用一段钢索牵引着拖动 , 前面的汽车刚发动开始行驶 , 由于钢索没有拉直 , 后面的汽车没有同时开始行驶 , 直到钢索拉直了后面的汽车才开始行驶;而当前面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 后面被牵引着拖动的汽车不会同时马上拐弯 , 要等到牵引方向已经改变的钢索再次拉直了才拐弯;又当前面行驶的汽车停止了 , 后面的汽车仍然还要往前继续行驶一会才停下来 。 太极拳“以腰带手” , 身躯就像是有动力的汽车 , 手臂就像是被牵引着拖动的没有动力的汽车 , 因此“拖车”现象实质上是存在的 , 但是这种“拖车”现象不能明显 , 力求完全避免 。 因为如果“拖车”现象明显 , 显然“沾粘连随”就被破坏了 。 比如揽雀尾按的身躯与手的后退 , 身躯与手是模拟被对方的力量所作用被动后退的 , 因此必然是同时后退的 , 而且太极拳还必须是“彼不动己不动”的 , 是不应该主动后退的 。 这样的“不能主动后退”也是正确传统推手中的一条重要法则 。 然而有的人这一动作却是身躯先主动地后退 , 然后“拖车”那样手臂再后退 。 又比如揽雀尾按转单鞭的两手先往左再往右捋 , 当胸腹左转已经朝向西南方了 , 两手还朝向西方;而当胸腹右转朝向西南方了 , 两手还继续荡向东南方 , 就像有动力的汽车拐弯了 , 被牵引着的汽车还朝原来的方向行驶 。 这种现象也是反映为惯性 , 但是这种惯性明显是不符合“沾粘连随”的 , 因而是必须控制与消除的 。 正确的练习应该是当揽雀尾按后退时 , 尽管手臂与身躯后退的速度不同 , 但手臂与身躯的后退应该是同时的 , 不能出现有时间上的脱节;揽雀尾按转单鞭的两手往左往右捋 , 尽管两手臂的形态会有变化 , 但两手应该始终是约与自己的两乳相对的 , 这样的练习才是符合“沾粘连随”的 。 其三、手臂动作的高低、左右方向等运动轨迹必须符合“被动”地使得别人“终不得力”地“落空”形成“背势”的实际过程 。 “沾粘连随”的最基本特点是“随人而动” , 因此 , 手臂在“沾粘连随”中的被动活动必然是有多轨迹的 , 也因此太极拳练习是不应该千篇一律一个模式的;但再多的运动轨迹也是有共同特点的 , 那就是“沾粘连随”的动作必定是表现为“任他巨力来打我”而被动地将对方“引进落空”的 。 因此 , 太极拳的“以腰带手”必须顺从、配合这一特点 , 不得随意地“以腰带手” 。 例如套路里揽雀尾的捋 , 主要是模拟化解对方按与挤攻击的沾粘连随 。 揽雀尾的捋是没有发劲攻击之捋动作的 。 因此 , 揽雀尾捋时身躯与手在同时被动后退中两手的运动轨迹是在同一条圆心在前的弧线 。 当然这弧线是可深可浅的 。 由于对方无论是按还是挤的攻击主要是水平的 , 因此这一条弧线主要应该是大致水平的 。 正如傅钟文先生在《杨式太极拳》里所说的“在捋的动作过程中 , 由于反掌、沉肘和向后坐实左腿等 , 看似两掌似乎稍有低下的现象 , 其实两掌并不是有意识地向左‘下’捋 。 这点在循着掤、捋、挤、按四式规定的定步推手中也是如此:其中‘捋’式也同样只向左(或右)捋 , 并没有向下之处 。 ”所以 , 揽雀尾捋的弧线应该以平圆弧为主 , 而且必须表现出被动 。 当然 , 如果是模拟以捋化解对方按向我腹部的攻击 , 或者是模拟以按捋化解对方的挤 , 这一条弧线出现了向下凹的弧线也是可以的 。 有的人在练习这一动作时 , 两手的往左移动是以身躯为圆心的水平转动 , 这显然是不符合沾粘连随的 。 因而这样的练习方法是错误的 , 是应该纠正的 。 总之 , 太极拳锻炼 , 手是必须被腰带动的 。 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反映对于太极拳还没有真正入门 。 但是 , 太极拳锻炼中 , 手又是必须不能完全被腰带动的 。 认识不到这一点 , 过分地强调“以腰带手” , 破坏了“沾粘连随”的模拟 , 对于太极拳也是不能真正进一步入门的 。 从事太极拳锻炼对于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