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病因和病理以及临床特点的不同,又把肢体、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 把间歇性、复发性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
1、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因不同的原因所造成,如:①静脉内注射刺激性或高渗I生溶液,如高渗葡萄糖、红霉素、链霉素、有机碘等,均能刺激浅静脉内膜,造成静脉壁损伤,迅速发生血栓,并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 ②静脉内反复置留插管,超过24h,持续性输液,常可使浅静脉壁遭受直接损伤,形成血栓,迅速出现炎症反应 。 ③下肢静脉曲张时,由于静脉壁严重变形,静脉血液淤滞,足靴区皮肤因营养性变化,易受慢性感染,使曲张的静脉遭受缺氧和炎症性损害,酿成血栓性浅静脉炎 。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于肥胖而又缺乏劳动锻炼的妇女,病因曾一度归咎于口服避孕药,但无充分证据 。 鉴于上肢骤然用力而受牵拉常诱发本病,因此认为发病与前胸壁和上腹壁受应力时,静脉牵拉损伤有关 。 静脉管内膜损伤,便有血栓形成,并引起血管壁炎症反应 。
(二)病理变化
血栓性浅静脉炎一开始是广泛的整条浅静脉血栓形成,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因而在受累静脉的局部表现有疼痛、肿
胀和质地比较柔韧,有压痛的条索状物 。 1周后随炎症的消退和渗出物的吸收,遗留无痛性硬索,局部色素沉着,表示血栓经过机化和再管化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重新建立新条件下的血液循环 。 有时急性炎症可被慢性炎症状态替代,血栓静脉发生纤维化变化 。 受累血管及其周围可以长期存在压痛 。 有复发或多次发作的倾向,能够引起静脉周围组织发生轻度的蜂窝组织炎,皮肤上形成硬结和色素沉着,循硬结周围,可扪及一条或数条血栓形成的浅静脉支 。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多累及单侧,常侵犯胸、上腹壁静脉,侧胸静脉和腹壁上静脉 。
(三)中医病因病机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或外伤、染毒,或经脉创伤,气血淤滞,或输血、输液,脉络受损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脉道阻塞而发本病 。
(四)病史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往往有近期输血、输液或有静脉损伤病史,多见于青壮年,或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但与季节、性别无关 。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典型病史是在右手或左手用力牵拉后,骤然感到一侧胸壁疼痛,程度不等 。 举臂、咳嗽、深呼吸,无意中使病变部位受压,都可加剧疼痛 。
(五)临床表现
病人早期发现患肢出现红、热区域,伴有触痛,在牵引患部时疼痛加剧,在大隐静脉受累时,可引起隐神经炎反应,而使该神经分布区出现神经痛,有时在静脉病变消失后,神经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检查时在浅静脉可见1cm宽的红线,长短不一,局部皮肤温度增高,皮下触及一柔软的索状肿块,此即血栓形成的静脉,皮肤的红、热,说明有静脉周围炎和渗出 。 病变可向静脉近端扩展,甚至可波及其分支,由于深静脉通畅,很少引起肢体红肿,随着病变的消退,皮肤红、热和局部触痛逐渐消失 。 而留下棕色色素沉着,该静脉在数周内仍可触及索状肿物,有时可永久不退 。 有的急性期后可遗留慢性炎症,该静脉附近有持久的触痛 。 病变静脉多因纤维化而不易被触知 。 偶尔形成再通,因此局部索状物的消失,只能根据遗留的色素沉着,判断该静脉曾发生过血栓性浅静脉炎,但色素沉着也可逐渐消失 。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多为单侧发病,往往有1~2条浅静脉受累 。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抬举、活动上肢时,突然感到一侧胸腹壁疼痛,受累静脉略显红肿、压痛、血管变韧,可扪及条索状物,有的表现为银叉或串珠状,开始较柔软,逐渐变硬,直径大约3~5mm 。 根据受累静脉的不同走向,呈迂曲或直线状,与皮肤轻度粘连 。 上臂外展或高举时可见覆盖病变浅静脉的皮肤凹陷形如浅沟,索状物更加明显,呈弓弦状 。
推荐阅读
- 健康知识|胆囊息肉多大需要手术,胆囊息肉1.1cm严重吗
- 健康知识|怎么拍照显腿长,如何拍出大长腿
- 健康知识|鸡腿怎么炒,爆炒鸡腿肉怎么炒好吃 家常
- 健康知识|小腿疼怎么缓解,小腿胀痛怎么解决
- 健康知识|腿部酸胀是怎么回事,小腿酸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健康知识|手指关节炎怎么治疗,手指多发性关节炎
- 健康知识|脚腕痛是怎么回事,脚腕里面隐痛怎么回事
- 健康知识|扭了脚肿了怎么办,扭了脚会肿吗
- 健康知识|肿眼泡怎么消除,天生肿眼泡可以消除吗
- 健康知识|全身酸痛怎么回事,胸口疼后背疼四肢也疼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