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文言文怎么学,文言文翻译ppt课件( 四 )


二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 。 要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 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 前面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 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 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 。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以及名词用如动词, 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这可以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 。 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 。
1, 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 又不是偏正结构, 则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 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 两个名词连用, 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 前一个名词作主语, 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
2, 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 例如:“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3, 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 活用为动词 。 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
4,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 。 例如:“秦师遂东” 。
5, 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 活用为动词 。 例如
“下之, 小之……, 不外是矣” 。
6,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 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 例如:“晋师军于庆柳” 。
7, 名词用“而”连接时, 活用为动词 。 例如:“隆礼尊贤而王” 。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 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 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 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 。 例如:我们不能说“晋师军于庆柳”中的“军”既是名词, 又是动词 。
四, 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 。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 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 。
1, 判断句 。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 在现代汉语中, 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 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 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 。 主要形式有:
⑴, 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 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 。
⑵, 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 。
⑶, 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 。
⑷, “者”、“也”都不用 。
⑸, 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 。
⑹, 用“为”表示肯定判断 。
⑺, 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 。
⑻, 用“是”作判断动词, 文言文中也有 。
2, 被动句 。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 而是行为的接受者 。 文言中, 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 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
⑵,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
⑶, 用助词“见”表示被动 。
⑷,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
⑸, 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
⑹, 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 。
3, 省略句 。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 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省略主语 。 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
②, 省略谓语动词 。 例如:“一股作气, 再(鼓)而衰, 三(鼓)而竭
③, 省略宾语 。
④, 省略介词“于、“以” 。
4, 疑问句 。
文言中的疑问句, 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