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教授 专访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程苏东:可以张扬 也不可以张扬


全文共4029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我们的采访人员
袁诗意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8级本科生
李宇轩汉语言文学系2018级本科生
王紫薇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
李阳阳外国语大学2017级本科生
“你们要采访我?我没有什么新闻的。”
这是程素冬被邀请后的第一反应。
作为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中的一员,程苏东是这个队伍里较为年轻的中坚力量。在很多同学们看来,这位三十出头的北大中文系副教授既有帅气又有才气,从学长学姐口中流传下来的故事更是为他蒙上了一抹传奇色彩,不时还会有“迷弟迷妹”在朋友圈隔空表白。
“这是我心目中的年轻人才。”
2019年春季学期,程苏东按照课程安排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课,看着讲台下坐着的又一批新面孔,20分钟前刚刚结束另一门课程讲授的他将含裹在嘴里的水一点一点吞下去,等待上课铃声结束,然后拿起话筒,为同学们开启另一趟关于文学的旅程。【北大副教授 专访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程苏东:可以张扬 也不可以张扬】
△ 生活中的程苏东
程素冬的讲课风格一直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会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古代文学的世界,原本略显枯燥的课堂不时会爆发出阵阵笑声。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苏东老师会拿着话筒,或站或坐懒腰,然后一本正经地说着藏在古文里的“段子”。
“《左传》里面讲齐仲孙,仲孙就是庆父,但是庆父不是齐国人,那为什么要叫齐仲孙呢?这就和咱们北大学生在中关村大街上做了什么丢人的事情,就说自己是清华的一个道理。”
“班固、刘维认为,汉人不继承秦国的天下,而是继承周的天下,大人物追随周;秦只是一个‘大一统’,只是一个错误,不合理,一个bug,不算数。”
“刘邦他这个家族实在是太卑微了。”
“虽然我们学中文,别人觉得被鄙视,但我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程苏东坦言,由于时代在飞速发展,90年代和新世纪出生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与他们这一代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随着自己教龄的增长,越到后面所谓的“代沟”就会愈发被放大。因此,自己还是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时常会害怕在课堂上冷场,也会担心大家觉得课堂没什么意思。
古代文学是中国学生在本科阶段最先接触的课程之一。程素东本科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大学头三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古代文学上。这与几位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方明、郭鹏、张德健等老师都把古代文学描绘成了我眼前的生动画面,让我对古代文学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
像当初的自己能被老师吸引一样,程苏东希望自己也能够让讲台对面的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他不太喜欢让大家觉得做学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人跟学术不是截然分开的,学术实际上还是包含在人当中。正因如此,老师的课堂讲授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佳的教学状态会让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距离感和不信任感。
△ 《早期文本的生成与传播》程苏东参与主编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8级本科生包家印大一就选修了程素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被这位年轻而渊博的老师“圈”了起来:“程素冬先生很有才华,温柔随和,学术基础很明显。上课讲课很吸引人。私下和我交流的时候,我会耐心地指导我现在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规划,能唤醒很多困惑的东西,对很多问题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汉语言文学系2017级本科生评价道:“作为袁老师的得意学生,程素冬先生四年直接毕业,一直走在学术前沿。所谓的青年才俊大概就是这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