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藏宝图 “3D藏宝图”指引水下文物勘探

经过三个多月的发掘,又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其中重要文物2000件;首次在国内发现重8公斤的“舒氏之宝”金印。这是四川彭山第三次考古发掘“明末江口战场遗址”的丰硕成果。
在这次考古中,由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联合勘探队(以下简称勘探队)第三次帮助考古勘探,奋战70多天,成功绘制了一幅70多万平方米的“藏宝图”。
全局探测
占地70多万平方米
2019年11月20日,勘探队从成都赶赴江口,启动了为期70多天的“江口申银”遗址水下综合勘探三期工程。
2017年和2018年,勘探队两次帮助江口考古勘探。2018年,在“江口申银”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勘探队绘制了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3D宝图”,为“江口申银”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区古河道的准确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所谓的“3D藏宝图”不是普通的平面图,而是基于各种电子信息检测方法绘制的考古区域的3D综合扫描图像。
由于前两期科技考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勘探队制定了勘探范围更广、考古研究资料更丰富的第三期考古勘探工作计划。该团队技术负责人、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周军博士表示:“基于前两次水下勘探的技术积累和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更高效、更可靠的技术工作计划。”
就探测范围而言,这次他们几乎探测到了“殷茵河口”的整个厂址区域,包括上游的闽江、正南江和府南河的主航道。勘探区域北靠府南河府河大桥,南靠闽江主航道闽江大桥,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二期勘探面积的7倍以上。
在本次勘探工作中,勘探队根据研究对象的比例尺差异设定了不同的测线距离。其中,三期围堰区外围采用50米左右的测线间距,实现了全区域河床基岩的三维形态探测和建模,获得了全区域河道特征的轮廓图。
同时,在第三期考古发掘中,采用相隔10米布置水上电探测工作,完成了文物富集有利地段的精细构造探测。在有利于文物富集的关键地段,采用高密度排列(2m间距)的频域电磁剖面法和地磁法进行金属文物无损检测。通过对电磁和地磁响应特征的分析,为后续考古发掘提供判断依据。
准确高效
准确定位“沉银有利库区”
2018年,在江口“申银”遗址的第二次考古勘探中,团队已经确定了部分河流基岩的结构特征和深洪线(也称为溪线,是沿河流方向的最大水深的连接点,沿该线的剖面是河流的纵剖面)的准确分布位置。在本次勘探工作中,勘探队应进一步摸清整个厂址区岷江基岩构造特征及相关宝图汇总资料。
在70多天的艰苦探索中,他们一边观察收集各种数据,一边分析处理相关数据,让宝藏信息汇总图的奥秘慢慢揭开,逐渐展现在团队面前。
随着整体勘探工作的推进,覆盖整个“申银”场地区域的河床基岩结构“轮廓图”不断完善。这为以后的科学数据分析和考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包括这次考古发掘中的“沉银有利库区”。
周军说:“通过水电阻率成像方法,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明显反转斜坡构造特征的区域,并判断它是一个重要的‘银沉积有利储集区’。同时,频域电磁法和高精度磁法进一步证明了该区在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中的意义!”
“江口沉银”遗址水文环境复杂,单一文物几何尺寸较小,埋藏在水下卵石层中,分布零散,规律复杂。因此,在前两次勘探中,团队创新性地提出要努力勘探河床基岩构造,研究文物分布规律,寻找“银沉积的有利库区”。
这一时期考古发掘的围堰面积与河流基岩中的“倒坡构造”密切相关。此后,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该小组的判断,即他们关于“沉银有利库区”的推测是正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