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花菇的产地分布和种植技术有哪些?( 二 )


【产地】花菇的产地分布和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花菇
7.催蕾:将已转色的菌袋移入菇棚, 白天盖膜增温, 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 空气湿度在85%~95%之间;晚上10时开始, 打开菇棚40分钟, 使棚内温度下降到10℃以下, 以造成昼夜10℃以上的温差 。 这样连续处理3~4天, 可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 。 这时, 再将棚内温度控制在15℃-3℃范围内, 不久原基就转化为菇蕾 。 当菇蕾直径达0.5~1厘米, 将菌袋微微顶起时, 及时用刀片在膜上割1个字形孔, 让菇蕾从割口自由长出 。 当菇蕾长到直径2厘米时, 开始培育花菇 。
8.巧育花菇:在保证棚内昼夜温差达10℃以上、空气湿度在70%以下的同时, 注意加强通风和避雨避雾 。 花菇生长期, 遇到1~3级微风天气, 昼夜揭膜通风;从菇蕾直径2厘米至采收结束, 晴天白天和晚上揭膜, 加大昼夜温差和通风量, 促使花菇形成 。 此外, 在冬季和早春, 晴天白天揭膜, 让阳光直接照射花菇, 可增加花菇白度, 提高花菇等级 。 低温天气, 晚上要盖上薄膜 。
9.采收与加工:花菇菌褶尚未完全展开, 边缘内卷形成铜锣边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后及时烘干, 分级包装, 置于干燥处贮藏 。
【产地】花菇的产地分布和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花菇
10.养菌与补水:每采完一潮菇后, 升高棚内温度到24~27℃, 湿度为75%~85%, 养菌7~10天 。 养好菌后补水, 使菌袋含水率达到50%~55%, 从第三次补水开始, 每次补水时需添加菇类营养素 。
【【产地】花菇的产地分布和种植技术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