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出自哪里,善良的人一旦变狠,你连( 二 )
这并不是说 , 来心理门诊的人都有“可恨之处” 。 确实有些咨客 , 如强迫症患者 , 有很清晰的症状表现 。 但由于心理咨询现在的收费模式(按时计费 , 而不是按件计费 , 按问题计费 , 必须要拖长咨客的咨询时间) , 客观上助长了一些性格上 , 甚至道德上就有缺陷的人 , 一些喜欢无病呻吟的人汇集到这里 。 这种情况下 , 心理咨询不仅没有正面作用 , 甚至是帮倒忙 。 比如一位“小鸟依人型”的女士 , 家人和同事都不愿意惯着她 , 搞得自己很痛苦 。 如果这样下去 , 她很有可能明白要自立自强 。 但她在心理咨询业这里找到了依赖对象 。 这时候 , 心理咨询是能解决她的问题 , 还是恶化她的问题呢?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谁说的?出自那里?鲁迅! 鲁迅先生评孔乙己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觉得这句话是说可怜的人必然有什么原因使他造成今天的可怜,而这个原因就是他的可恨之处.比如大街上的乞丐为什么会沦为乞丐,一可能是因为懒惰造成的;二可能是没有劳动能力,但一个人不可能一直都没有劳动能力吧,肯定有比他更艰难的人,但别人并没有沦为乞丐;三可能是老无所养,也许是有子女 , 但不孝,这只能是他教子无方;如果没有子女,那只能说明他无远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首先这句话有些唯心 , 但是从中也包涵了一些思想 。 我谈一下我个人对此的理解吧 。 例如:1.一个嗜酒如命的人 , 酒后开车肇事自己负伤 。 一个可怜的伤者有着可恨的酗酒的恶习 。 2.狼来了的故事 一个可怜的失去羊的哭泣的孩子有着无中生有 , 信口开河的恶习 。 多余的话不说了 , 每个人都能看明白 。 哀其不幸 , 怒其不争. 这句话是鲁迅评价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是说的. 举个例子: 可怜指阿Q 他不但身体上有病,而且受到人们歧视,最后还被误杀. 他很可怜. 但他也可恨,他自己并不为他自己生活贫困找自己的原因却怨恨别人. 人有怜悯之心,也有恨恶之意."怜悯"和"狠恶"全是自己对人和事物感觉的反应,可怜与可恨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但有的人见到可怜的人后,开始是怜悯,后来为了平衡自己对可怜者无能为力地心态,就想出点可怜者的可恨之处来,以平衡自己的心理. 集合了众人的观点参考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出自哪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批判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这句对弱势受害者毫无同情心的混账话 , 现在是挂在众多无脑年青人嘴边的口头禅 , 甚至成为他们用来判定是非的低层次低智商的座右铭了 。
每当看到这句混账话时 , 我都会为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感到可悲 。 诗圣卖炭翁的“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 表达了对以卖炭翁为代表的穷苦劳动人民无限的同情 , 诗圣却没有一个字说到这位卖炭翁有什么可恨之处 , 恰恰相反 , 在诗圣的笔下 , 强烈谴责有可恨之处的 , 恰恰是造成卖炭翁如此不幸遭遇的封建剥削制度 。
唐朝陈陶《陇西行》的“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 , 表达了对牺牲将士和留守家属的无限悲悯同情 , 没有一点点意思在指责这些河边骨梦里人有什么可恨之处 , 其谴责的也恰恰正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帝王功业 , 而驱使这些年青人献出生命 , 和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痛苦灾难的封建统治者 。
推荐阅读
- 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出自哪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议论文
- 望着雨后满地的落红,信手拈来,可怜这满地的落花
- 2017年哪些属相会添丁
- 不知感恩、心胸狭隘之人,不可深交
- 伊索寓言有哪些,伊索寓言之人与萨特尔
- 懦弱悲观、懒惰自卑之人,保持距离
- 如何讽刺双标之人,形容一个人双标的说说
- 亲人关系之人,本该相互帮衬、彼此照应
- 人生在世,必有一个温暖干净的家
- 能忍的人,才是一种大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