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检查哪些项目,风湿免疫科查五项( 三 )


(2)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是一类针对含有瓜氨酸化表位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 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
风湿指标五项包括哪些 抗链O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 , 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 。 80%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杭链O增高 , 常在1:800以上 。 病情恢复后 , 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 。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抗链O增高外 , 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 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 , 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 , 高达80一90% , 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 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 , 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 , 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 。 急性期过后(约1—2月)渐渐恢复正常 。
(3)关节液检查 , 常为渗出液 , 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 , 重者可达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 , 多数为中性粒细胞 。 细菌培养阴性 。
风湿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类风湿的早期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 , 所以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 , 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做出明确的诊断 , 从而延误了病情 , 带来更大的痛苦 。 那么 , 呢?下面就由专家向大家讲解一下类风湿的诊断方法 。 (一)自身抗体 在风湿性疾病的范围内应用于临床的自身抗体分以下四类:抗核抗谱、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 。 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有很多的作用 。 1、抗核抗体谱 。 2、类风湿因子 除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外 , 尚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等 。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以常人中性粒细胞为底物按所见荧光的图型 , 分为C-ANCA(胞浆型)和P-ANCA(核周型)、其他各自的 抗原为胞浆内的丝氨酸蛋白酶和骨氧化酶 。 本抗体对血管炎的诊断极有帮助 , 且不同的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 , 如C-ANCA主要出现在Wegener 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症 , P-ANCA则见于显微镜下结节性多动脉炎 , 新月形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4、抗磷脂抗体 临床上应用的有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两种测定方法 。 本抗体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 。 抗磷脂综合症是指临床表现有动脉或静脉栓塞、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并伴有抗心磷脂抗体和(或)狼疮抗凝物者 , 除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外也可以是原发性的 。 (二)滑液检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节滑膜炎症 。 特别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或滑膜细菌培养阳性则分别有助于痛风或化脓性关节炎的确诊 。 (三)关节影像检查 X线检查有助于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亦能随访了解关节病变的演变 。 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其他尚有关节CT、MRI、同为素等检查 。 (四)病理 活组织检查所见的病理改变如狼疮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结节对类风湿关节炎、唇腺炎对干燥综症、关节滑膜病变对不同病因所致的关节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类风湿的检查项目都包括哪些方面? 一、实验室检查由于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 , 中医诊断风湿类疾病 , 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 , 可以不过问实验室检查指标 , 而是必须作为风湿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 , 因此 , 在有条件的医院 , 必须的实验室检查是必要的 。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口球蛋白 , 在正常血清中使用一般方法不易测出 , 标准的测定方法是毛细血管测定试验 , 反应结果为“02++++” 。 如急性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活动期均可呈阳性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