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哪些知识( 三 )
春节到, 精彩节目纷纷上演:
唱的, 不是歌声, 是快乐的传播;
跳的, 不是舞蹈, 是欢乐的蔓延;
演的, 不是小品, 是祝福的心声 。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春联起源于桃符 (古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
春节有关的知识 1、春节从前不叫“春节”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 而叫元旦 。 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 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 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 但是被中国人民强烈抵制后以失败告终 。
2、“春节”从前不是节日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 不是节日, 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 百僚焦心, 而缮修不止, 诚致旱之征也 。 ”到南北朝时, “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 。
3、春节有狭义、广义之分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 即农历正月初一 。 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 。
4、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
根据历法计算, 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 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 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 为1920年和1985年 。
5、春节可能过两个
闰春节, 又称“闰正月”, 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 到公元2800年, 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 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春节文化知识有哪些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 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 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 。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 各相与赠送, 称为“馈岁”;酒食相邀, 称为“别岁”;长幼聚饮, 祝颂完备, 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 以待天明, 称曰“守岁” 。
自汉代以来,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 。 早在宋代, 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 叫做“名刺”或“名贴” 。 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 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 。 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 称为“门簿”, 其上写着主人姓名, 用以接收名刺(名贴) 。 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 即表示拜年, 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 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是有史为证的 。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
关于春节、过年的知识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 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信仰、祭祀与家庭伦理是春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 在历史发展中, 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 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 有舞狮、飘色、耍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烧烟花, 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灵、拜祭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 承袭古时习俗, 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盛大的祭祝祈年活动, 年味浓郁 。
推荐阅读
- 电磁波有哪些,电磁波的分类有哪些
- 柳的诗句有哪些,著名的怀古诗
- 破碎机有哪些种类
- 应付票据包括哪些,应付票据是属于流动负债吗
- 名牌香水有哪些牌子,哪个牌子的香水最好用
- 34的因数有哪些,的因数有哪些?
- 钙剂有哪些,修正贝朗宁乳钙事件
- 表达技巧有哪些,表达技巧包括哪几个方面
- 清洁能源有哪些能源,可再生清洁能源有哪些
- 浪漫的事情有哪些,情侣必做50件浪漫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