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有哪些,糕点的类型( 三 )



有哪些传统好吃的糕点推荐呢? 1、千层糕
千层糕是我国传统糕点之一 , 后汉由华侨传入南洋并发扬光大 。 千层糕使用大米制作 , 并加入椰浆 , 糕体松软 , 层次丰富清晰 , 味道香甜可口 , 椰香浓厚 。
2、发糕
发糕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 , 以糯米蒸煮制成 , 其味清香 , 是一种大众化的饼类食物 。 它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 。 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 , 营养丰富 , 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 。
3、茯苓糕
茯苓糕是闽南地区的传统糕点 , 采用茯苓磨粉与米粉制作而成 , 口味清甜 , 吃起来松软而又韧性 。
4、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 , 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 。 按北京习俗 , 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 。 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 , 一直供应到春末 , 成了北京人独特的记忆 。
5、马蹄糕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省 , 福建省福州及闽南地区的传统甜点小吃 。 相传源于唐代 , 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 , 在粤语中称马蹄 , 因此命名马蹄糕 。 马蹄糕的做法一般是油煎 , 但毫不油腻 , 吃起来清爽可口 。

糕点名称有哪些? 这个估计非常多 , 要知道中国的糕点起源于先秦 , 迄今为止至少有两千年历史 。 汉代 , 糕这个词出现 , 并且有写人们在九月九日 , 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 , 这个“蓬饵”疑似早期的重阳糕 。
有名的糕点肯定出现在制糕技术水平有所发展之后 , 在隋唐之后 。 宋陶谷《清异录》记载的五代一些重要品种“满天星”(用金米做的)、“糁拌”(中间有枣豆)、“花截肚”(里面做花的样子) 。
宋代 , 做法更精致 , 市井之中糕点创作很多 。 北宋汴京市场上就有用“粉面”蒸成的重阳糕 , 糕上面插有小旗及参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 , 并用粉做狮子形状放在糕上面 , 谓之“狮蛮” 。 《武林旧事》所记南宋临安市场上的糕点则有糖糕、蜜糕、枣糕、栗糕、麦糕、花糕、糍糕、豆糕、蜂糕、乳糕、重阳糕等十九种 , 原材料涉及糯米粉、黄米粉、粳米粉、麦面、豆面 。
还有个很有名的“五香糕方” , 用糯米、粳米以及多种中药为原料制成 , 既能果腹 , 又可以健脾胃 , 补气血 , 堪称食疗妙品 。 (见于《中馈录》) 《山家清供》中的“蓬糕”、“广寒糕”也很有特色 。
元代特别的就是少数民族糕点 。 女直食品中的“柿糕”:糯米、大干柿子五十个 , 同捣为粉 , 加干煮枣泥搅拌 , 马尾罗罗过 , 蒸熟之后 , 加松仁、胡桃仁浇汁儿 。 (感觉做法很讲究、味道很不错的样子) 。 类似的“高丽栗糕” , 加栗子、糯米、糖水制作 。
明代宋诩的《宋氏养生部》 , 收录的“山药糕”、“芡糕”、“松黄糕”、“栗糕”、“米糕”等 , 多数是吴地及北京风味 , 很多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
经常在清代宫廷剧看到的“茯苓糕”是有名的 , 做法也有好几种 , 因为西方各种风气影响 , 当时还出现了一种“蒸西洋糕法”(白糖、鸡蛋黄、酒酿) , 很像现在的鸡蛋糕做法 。
糕点不仅是日常食用 , 有些节日会有特殊的节令糕点 , 一些参杂药物的有食疗效果 。

糕点有哪些 第一节:酥类制品

口 酥 舌 酥 米 酥 茶 酥 巧 酥 姜 酥

一口酥 赖皮酥 如意酥 玉环酥 螃蟹酥 杏仁酥 百合酥 蛋黄酥 银丝酥

蝴蝶酥 鸳鸯酥 佛手酥 花花酥 肉香酥 鸡火酥 白皮酥 松子酥 素桃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