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如何防治论文( 七 )


3)突水点(口)注浆堵水 。 矿井因突水事故被淹没后 , 可以采取强排疏干法和注浆堵水法 , 使其恢复生产 。 强排疏干法即利用大流量水泵(水泵排水量要大于矿井突水后的总涌水量)强行排水 , 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生产 。 它适用于突水点(口)涌水量和含水层静储量小、矿井排水设备及电力供应条件好、排水后对工农业和居民用水无影响等条件下 。 注浆堵水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材料(水泥、水玻璃、化学材料等)堵塞井下突水点 , 切断通道和水源 , 增加突水点及其周围岩层和隔水层的强度 , 故又称为突水点(口)注浆堵水 。 适用于突水点埋藏深且涌水量大、井巷断面有限、不能安装大型排水设备、突水点水源与工农用水和居民供水属同一水源、排水后会引起水源地枯竭或产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时 。
按注浆孔的位置 , 突水点(口)注浆堵水可分为地面注浆堵水和井下注浆堵水 。 按堵水的先后顺序 , 突水点(口)注浆堵水分为先堵后排法和先排后堵法 。 我国淹没矿井恢复注浆堵水常采用的是地面注浆先堵后排法 。
A.注浆堵水前的水文地质工作 。 注浆堵水时应解决的问题是:井下突水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在什么部位注浆效果最好?根据什么原则布置勘探注浆孔?突水点堵水效果如何判断等 。 为了正确选择堵水方案 , 确保注浆钻孔能命中堵水的关键地点或部位和正确评价堵水效果 , 一般需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
a.分析已有水文地质资料 , 进行野外地质调查 , 补充必要的勘探工作 , 查清突水点的位置 , 确定或判断突水水源 , 查明突水点附近断裂构造与含水层的特征及岩溶发育程度和规律 , 分析突水点与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
b.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和地下水的水质与水温 。
c.布设地下水动态观测网 , 进行堵水前、后和堵水过程中的动态观测 , 并编制注浆观测孔历时曲线和等水位(压)线图 。
d.利用钻孔和被淹矿井抽(放)水试验 , 进一步分析各含水层与突水点(口)的水力联系 , 并利用注浆工程前后放水资料对比 , 评价堵水效果 。
e.注浆前必须进行冲洗钻孔及压水试验 。 冲洗钻孔的目的是疏通岩层的空隙通道 , 有利于浆液扩散与胶结围岩 , 提高堵水效果;通过压水试验可计算岩层单位吸水量、了解岩层的渗透性 , 以选择浆液材料及其浓度与压力 。
B.待封堵于井巷内的水停止流动后 , 在接近防水闸门的正常巷道内向出水点附近的断层或含水层打注浆孔 , 并用高压注浆泵注浆 , 以封堵水源和加固突水点周边的围岩 。

浅谈如何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一、水害威胁状况
九里山矿自1982年至今发生1m3/min以上突水22次 , 最大一次突水53.76m3/min , 平均每次突水强度为10.36m3/min , 使矿井总涌水量达100m3/min , 每年排水费用达1600万元以上 , 不仅严重影响采掘工程正常进行 , 造成矿井迟迟不能达产 , 而且对矿井安全构成极大的危险 。
该矿现有三个生产采区 , 唯独一二采区水害威胁极为严重 。 该采区自投产至今回采3个工作面 , 个个都发生突水 , 而且突水越来越大 , 最大达47.51m3/min , 西部总水量达90m3/min 。 特别是12031工作面回采4次突水 , 总水量已达50m3/min , 突水后并未引起其他突水点明显下降 , 而且突水点附近L8水位仍保持在+27m左右 。 这充分说明水害威胁是十分严重的 , 已经到了水害不治理 , 就无法生产的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