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秦腔是哪里的地方戏,陇剧是哪里的地方戏( 二 )


秦腔“形成于秦 , 精进于汉 , 昌明于唐 , 完整于元 , 成熟于明 , 广播于清 , 几经衍变 , 蔚为大观” , 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 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 , 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 , 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 , 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 , 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
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 , 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 , 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 , 且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 , 因而秦腔所到之处 , 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 , 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 , 成了梆子腔的鼻祖 。 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 , 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 。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 , 这个时期 ,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 , 仅西安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 , 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 。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 , 富有夸张性 。 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 , 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 , 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 , 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 。 主奏乐器为板胡 , 发音尖细而清脆 。 在脸谱(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身段(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担等)、化妆(如改包头为梳水头)、特技(吐火、吹火、踩跷) , 以及语言声韵(秦腔是十四韵 , 内有入声)等方面 , 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 “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十大怪之一 。 角色行当分为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大净、毛净)、一丑 , 计十三门 , 又称“十三头网子” 。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 , 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的称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称西府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叫汉调秦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西安乱弹(就是中路秦腔) 。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 , 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 , 都稍有差别 。 近五十年来 , 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 , 中路秦腔起而代之 , 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 , 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 , 剧目超过1万本 , 剧目之丰富 , 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 , 因时代久远 , 散佚颇多 , 据现在统计 , 仅存约4700多个 , 而且 , 这些剧目目前还正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流失 , 如果有关部门不能有效抢救 , 历代人民用心血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将永诀于世 。
秦腔在中国的什么地方陕西一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