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口述怎样找墓( 四 )


还有些墓 , 比如明清墓 , 墓顶会很厚的 , 这是因为那时的墓大多采用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的 , 有两米多厚 。 这样就需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 。 所以 , 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 , 那就要找其他地方往下打了 。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 , 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 , 都有可能 , 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 。 看完形状 , 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 , 那打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 , 反之就靠近墓墙打 。
一个墓 , 就象一辆坦克 , 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 , 但也有弱点 。 弱点就是墓墙 , 或是墓底 。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 , 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 , 就要再挖一个竖井和一个横井 , 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 。 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 , 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 , 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 , 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 。 这样 , 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 , 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
但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 , 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 , 基本上只有两层砖 , 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 , 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 。 针对明墓来说 , 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 。
解放前盗明墓的 , 很多只有一个人干 , 只有一晚上的时间 , 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 , 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 。 相当不简单 。 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 , 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 , 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 , 斜着向下 , 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 , 然后凿透、进入 , 计算的非常精确 。
需要说明的是 , 盗墓者进入墓室的过程严重破坏了墓葬结构和遗存之间的共存关系 , 而不是像考古工作者一样按堆积顺序清理、按墓葬原貌揭露并伴有详细的科学记录 。 因此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 , 面对遭盗掘的残迹永远无法复原丢失的那部分信息 , 正是这种盗掘给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解放前的盗墓贼 , 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 , 不要太多 , 时间是一晚上 , 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 , 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 , 上面布满各种“装备”) 。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
解放前的挖掘设备 , 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 , “三片装”很像螺旋桨 , 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 。 如此一来 , 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 , 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 , 加大水平力量即可 , 不用大力下按) 。
从铁锥到“洛阳铲” , 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 。
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 , 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 , 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 。 时至今日 , 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 , 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 , 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 , 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 , 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 。 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 , 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 。 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 , 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 , 随葬颇丰 , 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 。 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
尽是洛阳人旧墓 。
旧墓人家归葬多 ,
堆着黄金无买处 。
也正因如此 , 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 , 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 。 关于洛阳铲的由来 , 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洛阳邙山马坡村 , 有个农民叫李鸭子 , 从小就以盗墓为生 , 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 , 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 。 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 , 准备卖煎包子 。 双方见面打个招呼 , 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 , 以便插入棚柱 。 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 , 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土 , 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 , 特别是能带上原土 , 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 。 于是他找了张纸 , 贴着铲夹画出一张原大图样 , 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 , 一试果然得心应手 , 效果不错 。 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 , 于是得到广泛“推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