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药疹怎么治疗,为什么药疹这么难恢复( 四 )



药疹一般不外用药物, 但如果口角部出现糜烂、裂口, 可搽清润消炎软膏;口颊部粘膜糜烂、疼痛, 可涂鱼肝油之类;会阴部生殖器皮肤粘膜交界处糜烂渗出, 可搽黄柏搽剂或青黛膏;躯干、四肢部之红斑若有水疮糜烂, 亦可搽黄柏搽剂 。 上述各类皮肤损害, 经治疗后, 一般于1周左右可痊愈, 同时治疗期间宜多饮开水, 多吃水果与蔬菜, 保持大小便通畅, 有助于药物的排泄, 禁食发物动风燥热之类 。

作者简介:文明昌, 男, 44岁, 副主任医师, 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黔南558000) 。


药疹怎么治 需要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的药物, 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 轻型的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渐消退, 局部皮损可以选用一些外用药物治疗 。
预防:
1.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已曾经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史 。
2.口服药物过程中自已要观察一些药疹的早期症状, 如果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症状时, 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及时去医院处理 。
3.发病期间尽量避免烟酒,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瘙痒时不要瘙抓, 以免破溃引起感染 。
祝您早日康复!
经常出药疹怎么回事?? 药疹(drug 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 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 。 药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口服, 其次为注射, 此外还有灌注、外用等 。 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 统称为药物反应或不良反应, 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

【病因】

1.个体因素 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其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某些酶的缺陷、机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 。 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可不相同 。

2.药物因素 绝大部分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在部分个体引起药疹, 但不同种类药物致病的危险性不同 。 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有:①抗生素:包括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的部分)、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如氯霉素等);②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保泰松等, 此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剂, 商品名复杂, 使用时应多加注意;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眠尔通、卡马西平等, 其中以苯巴比妥引起者较多;④抗痛风药物:如别嘌呤醇;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⑥中药:某些中药及制剂也有引起药疹的报道 。

【发病机制】 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大类 。

1.变态反应 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 。 有些药物(如血清、疫苗及生物制品等大分子物质)具有完全抗原的作用;但更多的药物为小分子化合物, 属于半抗原, 需在机体内和大分子量的载体(如蛋白质、多糖、多肽等)通过共价键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并激发免疫反应 。 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原型, 也可为其降解或代谢产物, 亦可是药物中的赋形剂及杂质 。 少数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吩噻嗪类、四环素类及某些避孕药等)进入人体后, 在光线诱导下可转变为抗原性物质, 所引起的变应性药疹称光变态反应性药疹 。

与药疹发生有关的变态反应包括型I型变态反应(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等)、Ⅱ型变态反应(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等)、Ⅲ型变态反应(如血管炎、血清病及血清病样综合征等)及Ⅵ型变态反应(如湿疹样及麻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等) 。 药疹的免疫性反应相当复杂,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所致药疹既可以I型变态反应为主, 亦可以Ⅱ型或Ⅲ型变态反应为主, 也可能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态反应同时参与, 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推荐阅读